美文网首页
“圆周长”中的发现与发明

“圆周长”中的发现与发明

作者: 淡墨清荷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3-01-07 23:23 被阅读0次

    任何人学习任何知识都不可能看见就会,听到就懂。在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应当是感知、思考、交流等环节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这种环节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个从开始的“迷惑”逐步走向“清晰”的过程。它包括了四个层次:

(1)明确问题,产生动机。(2)过程方法,获得结论(3)多样比较,错误辨析(4)关联应用,总结提升。

  它这里提到在初步的感知中,不同的学生会形成不同的关注点,在思考的过程中通常是疑惑、想知道等心理,同时伴随着对这些问题价值的判断,可以是主观臆断、猜想、假设等。这里还提到需要注意的是,在初步的感知和思考的过程中,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和相关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想表达的愿望,因此,应该给每一个学生表达的机会,同时能够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想法。

(我的思考:在实际的课堂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表达,怎么去做到呢?目前在我的班级里还没有达到这种状态,这跟孩子的性格、老师的引导能力息息相关。)

  文中举例“圆的周长和半径或者直径是否有关系?”通过让学生“用圆规画”的操作活动,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具有依赖和制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量化关系的愿望。

(我的思考: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引导,直击了周长与直径半径是有关系的。其目的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在备课时,思考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是我们一线教师终身追求的东西。)

  在文章的最后一个环节“关联应用,总结提升”中,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较为广泛、深刻的理解,自然会产生新的问题。通过数学学习力图实现“让知识越学越少,让问题越学越多”的目的。

(我的思考:我们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那么我们在平常的阅读中何尝不是如此呢?我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读书,应以问题为中心,围绕教室里的问题而阅读。因此,我认为我们以后在阅读中,我们要多疑、多提问题。)

 

相关文章

  • 与圆相关的计算(2.2.4)

    与圆相关的计算 【题目描述】给出圆的半径,求圆的直径、周长和面积。输入圆的半径实数r,输出圆的直径、周长、面积,每...

  •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1.今天备课,周长,不规则图形圆的周长,可以转化为圆的周长

  • 脑洞大开!这组超炫的数学原理动图,看完还想看!为2018高考数学

    如果当年有人这样演示了公式 我可能会爱上数学吧…… 圆的周长公式:C=πd ▲ 突然发现圆的周长、直径和π的关系,...

  • 圆的周长、弧度

    圆的周长公式其中代表周长,是圆的半径,圆的半径是已知量。

  • 圆的周长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 学生上课前首先回顾周...

  • 圆的周长

    之前我的确也写过如何探索圆的周长,那就是可以画出好多个圆,再用绳测法测出圆形的周长除以圆形的直径。看一看圆形的周长...

  • 圆的周长

  • 11.23反思

    学完圆的周长后做题,发现孩子们遇上“给直径求周长、给半径求周长”的题做的还行,但是不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更多题型问题...

  • 圆的周长测量小记

    圆的周长第一课时我计划的主要学习内容 1.充分回顾,再认识周长的意义。 2.感受测量曲线图形的周长与直线图形周长的...

  • 课堂瞬间

    探索圆的周长,由于圆是一个曲线图形,周长的测量异同于直线图形。 1、那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呢? 看看孩子们的创意,只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圆周长”中的发现与发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uy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