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回忆一下,当看完很多起地震、坠机、洪涝的新闻后,那些画面和景象是否盘踞在你的脑海中经久不散。而这段时间你很轻松就能回忆起相关的信息。
这时如果询问你关于这些灾害发生概率的问题时,你往往会高估,因为不自觉地,你已经把对灾害发生频率估测的问题做了替换。
在思考答案的过程中,你其实是通过这些灾害在脑中提取的轻松程度判断了灾害的发生频率。这就是可得性启发法。
02
在列出多个避免某种问题的方法后,你是否会对避免此问题显得更不自信?
在列出某辆车的优点后,你会对该车失去兴趣吗?
在被要求用更多的论据支撑自己的选择时,你的自信心是否会下降?
你没有做错什么,是可得性偏见影响了你。
概念
在你希望估测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时,你却会提到自己想到相关实例的轻松程度,这就是可得性启发法。如果从脑海中提取相关实例的过程顺畅轻松,这类事的概率就会被判为很大。反之,如果提取记忆的过程遭遇到“超出预期的低顺畅性”,你就会把发生频率判得很低。但可得性启发法作为一种启发法本质依旧是用一个问题替代另一个问题,而“问题的替换必然会产生系统性错误”(反复提过)。
通过列举那些使你轻松想起相关实例的因素,而不是直接说出事件的发生概率让启发法导致了可得性偏见
。
可得性偏见实验
20世纪九十年代,由Norbert Schwarz领头的一组德国心理学家做了一组实验,来探究人们对某件事的发生频率的印象是如何受到列举实例的具体数目这一要求的影响。现在假设你就是这一实验的被试:
首先,请列出6个你果断行事的例子。
接下来判断一下你有多果断。
也许你不假思索就能回忆起两三件自己表现果断的例子,但渐渐地,你会发现你遇到了“超出预期的低顺畅性”,为了填补剩下的空缺,你必须得挖空心思,而这么一来,顺畅性肯定不会高。如果举例的数量从6个变成12个呢?
这里有两个因素影响着你对自己的判断:
能回想起的实例数量
事件在脑海中呈现的轻松程度
两个因素的影响孰强孰弱一目了然。那些列举了12件事的人认为和只列举了6件事的人相比,自己不够果断。而且,列举出自己表现不够果断的12件事的那些受试者最终却认为自己非常果断!如果无法轻松地想起懦弱的事例,你可能就会说自己一点也不懦弱。
自我评估是由事例呈现在脑海中的轻松度来衡量的。轻松地想起某件事的体验比想起事情的数量更重要。
So,why should I know this shit?
因为这些知识确实有用。理解这些我们人类自身的认知机制造成的在判断和决策过程中出现的直觉性的成见也许解决不了你捉襟见肘的财务问题,无法让你看起来更酷,也不能帮你解释人生困惑,——它们能做的是让你理解生活中很多貌似合理的怪异现象,做出更理性的判断,更明智的决策。
人类从来都不是完全理性的动物。Douglas T. Kenrick和Douglas T. Kenrick合著的《理性动物》一书,其书名就是在嘲讽人们对于自身的理性的认知,而我把我的简书专栏命名为“回归理性”,也是异曲同工。去过杭州你才能说回杭州;有过某种生活方式,你才能说回到这种生活;但理性却是人类从不曾真正拥有过的东西,“回归理性”四字不无讽刺。
希望读了这篇文章的你能离真正的“理性动物“更近一步。
参考引用:
Norbert Schwarz: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rbert_Schwarz
Norbert Schwarz experiment:
https://dornsife.usc.edu/norbert-schwarz/metacognitive-experiences/
《The rational animal》: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9136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