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过了而立之年1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人可能起排斥之心了;八零后老了吗?这个问题可能有点不太好回答。在一些耄耋老人的眼里,八零后还是孙子辈的,在六十岁左右人的眼里,都是孩子辈的。老与不老不是绝对的概念,你自己认为老的,那一定就老了。你自己不认为老的,难道就不老了吗?不过,一个八零后如果怕老的话,应该说大部分都是女性。
八零后最大的已经到不惑之年了,最小的也是到了而立之年。无论是不惑之年,还是而立之年,都会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成熟。一个人成熟最大的标志就是思考和不冲动,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八零后因为一点小事大吼大叫的话,其人也就是典型的不成熟。
四十不惑一般人的认为就是什么事不再疑惑,三十而立一般人的认知是三十岁该独立了。这种认知也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我们深度思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八零后也有疑惑和未能独立思考。为什么?如果单从学历上看,八零后整体学历要高于七零后。现在无论是职场上,还是一般公司里,八零后应该是主力军了。难道说,这点而立也好,不惑也罢看不透吗?
写文章的意义就是劝化人,而我们如果一味的对八零后大唱赞歌的话,没准八零后会把我们当做神经病。所以,我们只是尝试着解读一下八零后的经历,如有不妥,敬请原谅!
——都过了而立之年2
我们第一点要阐明的是,八零后成长过程中是与其父辈们不同的。八五年出生的人,一般父辈们以五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居多。而八五年后出生的人,其父辈们为六零后居多。
而八零后一般都是独生子,这是根据当时的国家政策决定的。年龄在五十岁以上人都知道,过去在八十年代企业里,谁要是生了第二胎基本上都是双开。
八零后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独。没有兄弟姐妹,只有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现在有不少人批评八零后不会照顾家里人,我认为这不能都算到八零后的头上。想想看,一个家庭中夫妻两人就照顾一个孩子,能不得宠吗?如果说,一个家庭中有几个孩子的,可能父母还有偏心这个或那个?就这一个孩子偏谁呢?
八零后几乎都是在电视剧前成长的,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也与其它年代出生人不同。甚至说八零后是看动画片长大的,也丝毫不过分。
八零后的人自我、自信、独立,接受知识是其父辈的多少倍。所以,你最好不要跟八零后的人讲什么大道理,你绝对是讲不过他们的。之所以不和你辩论,绝对是给你面子。
八零后的人孤独、疑惑,在现实与梦想冲突当中疼痛并快乐的生存着。
——告别游戏时代3
十多年前有人说八零后是垮掉的一代,当时说这话也有其自认为正确的一面。为什么当时要说这样的话?原因就是八零后的人除了在电视机前长大以外,八零后的人几乎都会玩游戏,更有的八零后游戏成瘾。
据此,有的人就判断八零后是垮掉的一代。谁都知道游戏成瘾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让很多人始料未及的是,很多八零后的人好像一下子就放下了游戏开始读书或做事了。
当你问这些八零后为什么一下子就不玩游戏时,他们的回答好像都商量好了似得;长大了,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了。当初说八零后是垮掉一代的人,打脸了吧!
听过一句这样的话;一个人总是要成熟的,请给他时间。当一些人评价八零后是垮掉的一代时,我就不认同这一点。为什么?想想看我们的成长经历,我们曾经做过多少不成熟的事情。为什么现在要用更高的要求来对待八零后,甚至今后的九零后?经过了很多类似的事情以后,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相当多的人习惯用高标准要求别人,用低标准要求自己。
虽然说八零后在人生经历上,不如像五零后、六零后吃的苦多一些。但是八零后自我的性格,也会让其父辈们弄不明白。就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八零后的人从穿着上就显得不同。谁见过五零后、六零后穿露皮肤的裤子?
——告别游戏时代4
为什么五零后、六零后不穿露皮肤的裤子?原因是这个年龄的人从小就穿过带补丁的衣服,这个年龄段的人对于服装上带有补丁是排斥的。这如同八零后穿露皮肤的衣服,在他们这个年龄段里,觉得这种服装好玩、有个性。
记得一些八零后的人刚开始穿露装时,其父辈们对孩子穿这种衣服还很排斥甚至恼火。可是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穿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一般家庭八零后的孩子,是很懂得自律的。这一点,我们丝毫不用怀疑。因为八零后的年轻人都是有文化懂知识的群体,当然也有的家庭孩子因为过于关注,使得部分八零后呈现出啃老的状态,但毕竟是少数。从很喜欢游戏到忽然放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说现在的八零后聚在一起,谁要是一直说怎么玩游戏,那这个人基本上不会有多少朋友。
由于八零后的知识面较之七零后、六零后宽广一些,所以,有一部分八零后的人是比较排斥七零后、六零后的教育方式的。所以就有一些人认为八零后的人不好管,这里我们要替八零后的人说句话;不是八零后的人不好管,是你教育和管他们的方法他们不接受。这些应该说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正是因为文化差异,造就了八零后的命运的不同。
——承担起的家庭责任5
说八零后人的命运一定会与众不同的,这一点,相信无论是八零后或者其他年龄段的人都看明白了。如果现在国家的政策还是独生子的话,那么未来八零后的家庭就是421结构。四个老人,八零后两口子,一个孩子。按照现在老年人的平均年龄八十来计算的话,也就是四个八十多岁的老人需要年近六十的两口子照顾。并且他们的下一代也面临结婚、八零后作为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既要照顾老的,也要照顾下一代。其压力可想而知,更不要说生养第二胎了。
现在一些八零后的家庭已经显现出需要八零后上场的迹象了。现在的一些医院里,已经出现八零后的人看护自己父母的情况。有相当一部分八零后的父母已经退休,身体好的父母还真的是八零后的福分,帮助他们带孩子、做饭等等。
而一部分八零后父母身体不好的,就会知道照顾老人有多辛苦。不说照顾自己父母陪伴的事情,就是父母生病八零后能不能经常请假陪父母看病?
电视剧《都挺好》说了一个观点,说做子女的要经常回来陪伴父母。这话说的很对,可是,能不能经常回来陪伴父母这是个问题。八零后的职场工作压力,自己的孩子学习压力,就这两个压力就足以让八零后头疼了。电视剧《都挺好》三个孩子当中还有两个有钱的,如果三个孩子都没有什么钱会怎么样?
——承担起的家庭责任6
《都挺好》不管怎么说,子女又是买房,又是请保姆的。现实生活当中有几个苏明玉?有几个苏明哲?买不起房的?请不起保姆的怎么办?
我们可以在八零后的群体中做个调查;有多少八零后的人能给父母买房?有吗?有的!但毕竟是极少数!
而我们所了解更多的是八零后之所以能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很大程度上是靠父辈的托起来的。只有少数人是靠自己淘到了第一桶金,这些幸运八零后未来的路还很长,让我们祝福他们一路顺风。
随着年龄的增长,八零后越来越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有一篇短文说八零后该买房了,福利分房没了。大学毕业了,不包分配了。就这个基本福利,八零后都没有赶上。就说孩子上幼儿园吧,八零后一般上的幼儿园,基本上都是父母单位的幼儿园,其费用是很低的。而现在八零后的孩子上幼儿园,少则近千元,多则几千元都有。
曾经有个八零后这样说过,其实他最讨厌啃老了。不过,现在每月三千多元的收入,不得已每月父母支持两千多元。想做些什么,一无资金、二无项目,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只得自己下班做代驾。
这就是一些八零后真实的现状,请多给八零后一些理解支持。
——独生子女之重7
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不管是家庭还是单位的主力军了,少部分幸运儿成为单位的主管,还有一部分八零后在基层当中锻炼。在一般人看来,一些八零后身穿职业装,开着私家车时常晒着自己的饭局和旅游景点。其实,这些根本就不会八零后生活的全部。那么多数八零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加班、开会、做总结,写汇报,上班送孩子,下班接孩子。
更夸张的是,现在一些八零后的孩子有的已经上小学了,而作为大学毕业的八零后父母,竟然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家庭作业怎么做。这种被称之年代教育差距的结果,也是让一些八零后父母感到无奈。
讲一个人们常见的现象;有一部分八零后在职场工作时,经常发生跳槽现象。有的人就一味的指责八零后什么不安心工作,没有职业操守,眼高手低等等。难道这些结果都是八零后的原因吗?我看未必!
想想看,我们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走上职场是个什么状态?诸位还记得吗?不管是在工厂里当工人,还是在商业圈子里做销售,哪一个不是我们师傅和领导手把手教出来的?现在的职场里谁教谁?看看一些单位的招聘广告就能明白了:有相关经验者优先。那么没有这些方面经验的年轻人怎么办?我曾经问过很多八零后经常跳槽的年轻人;为什么那么频繁跳槽?
——独生子女之重8
这些八零后的回答几乎一样;进了单位业务知识没有人教自己,只是一味的定任务。没有团队精神,彼此之间都是竞争对手。做对了没有人表扬与鼓励,做错了没有人帮着分析错误如何发生的,今后怎样改正,就是两个字:扣钱!
我们这些人过去也是在职场上犯过错误,出现错误之后,一般师傅和领导都会找我们谈话的。谈话的目的一是告诉我们错误是怎样发生的,今后怎样避免。二是认识错误的本质,未来要努力工作,弥补以前的过失。而现在的职场上,看到某个人犯了错误受到处罚,都有一种看笑话的心态。
在家庭里,基本上从小没有做过多少家务的八零后,也学会了洗衣、做饭看孩子等等技能。更要抽出时间来,去看看双方的父母,有的八零后有一段时间没有去看父母了,有的父母的电话就追了过来。
见到双方父母还都得说好,什么工作好,孩子学习也好,两口子关系也好。生怕父母为自己担心,父母一旦为自己担心,就是自己的罪过。
有个八零后说过这样一番话;现在就是工作压力再大,也不敢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来,还的装出一幅很成功的样子。更要经常去父母面前听听父母的教诲,如果有一天父母不高兴了,说自己个不孝,这个帽子我可带不起!
八零后加油!该吃的苦一点少不了,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