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作者: YXM142857 | 来源:发表于2018-03-20 21:25 被阅读0次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特别喜欢钱钟书杨绛夫妇。也许是曾经读书的时候很多次不经意间看到了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也许是有过情感经历过之后向往能有一份像他们一样的爱情和婚姻,也许仅仅只是喜欢杨绛先生的那几句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他们的喜欢越来越深。

杨绛先生是2016年5月25日去世的,我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这条消息,觉得一颗伟大而又平凡的心脏离我们而去了。知道她在世时,觉得像她的处世态度是一种对生命最自然的回答,祝愿她一直活下去;知道她去世了,觉得她终于可以和家人相聚了,希望他们仨可以永远的在一起。

在北京同仁堂中医院认识一位70多岁的阿姨,阿姨曾经是杨绛先生的学生,杨绛先生带过她学翻译,后来杨绛先生又给她介绍了另一位老师。阿姨还给我讲述了一些其他的关于杨绛先生的事情,我感觉激动又亲切,想不到我还可以见到活生生和先生有关的人,也不知道那位阿姨的病好点没有?

之前一直想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但是在kindle阅读器上一直没有,只有别人写的《杨绛传》,那本书我也下载下来断断续续看完了。最近在电脑上下载了TXT版的好多小说,其中就有《我们仨》,已经放到阅读器里了。前几天邮箱里收到了的关于《我们仨》的亚马逊的推送,我就又买了正版的小说。

看过先生的文章的都知道,先生文章里写再大的事情都不夹带个人感情,只是叙述事实讲述过程。在《我们仨》里叙述钱媛和钱钟书先生去世时仅这样写到“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我每次读到这几句话眼泪就止不往下掉!平淡真实的叙述只要发自内心也会有巨大的感染力!

初读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刚开始还有点看不懂,不知道写作的背景是什么时候,为什么钱钟书先生还和60多岁的女儿玩这种小孩的游戏/为什么80多岁的钱钟书现身还要去什么地方开什么会/还有这么有意思的客栈,布置都一样沿着河岸一直有/再往后慢慢读又回看了第一章才发现原来这是作者的的一个梦,一个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梦,把丈夫和女儿离世前的情形幻化到梦中,丈夫的最后入住的病房成了一艘小小的船,船到达目的地了丈夫就永远离开了;而我们仨曾经的那个家就成了一个客栈,家在哪作者也找不到了。

这一部分记述的还是极其平淡,但是读起来总是安黯然神伤。就像第三部分钱钟书先生年轻时候发的愿;‘‘从今以后,咋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只是这次真的是死别了。

最后一部分杨绛先生回忆他们仨的故事我曾经在不同的书上看过很多次,但每次看还是忍不住羡慕他们才子佳人相敬如宾的爱情,惊叹他们在留学时的刻苦和惊人的学习力,感叹他们回国后一家人同甘共苦的温馨。而这一切正是身处浮躁社会风气中的我们最缺失少的。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原因,她能让我在大家都迷失的时候保持一点点本该有的来自生命的方向,是一个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充满智慧的老人的忠告。

相关文章

  • 这本书教会了我什么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记述了他们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63年...

  • 2019-10-13《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读完《我们仨》,我从杨绛女士的视角体验他们的一家人的生活。钱钟书先生,博学、宽厚,不争,但也有像...

  • 有一种感人至深的亲情,叫“我们仨”

    杨绛先生的书《我们仨》读后感悟…~ 《我们仨》这本书在第一部分的内容里,我们走进了杨绛相继失去女儿和人生伴侣的那段...

  • 娓娓道来的水墨流年

    ———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所著,最初设想,这本书由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

  • 走到人生边上

    之前刚刚发布了一篇有关杨绛先生作品《我们仨》的读后感,今天便来写她的另一本书--《走到人生边上》的读后感了。 “本...

  • 读杨绛先生《我们仨》有感

    今天是我加入简书日更的第一天,刚好借这个契机把《我们仨》的读后感记录下来。 第一次读《我们仨》是在高一,那时候我处...

  • 2018-12-28看书收尾

    2018的最后几天把基本没看完的书看完了,有三本《流浪地球》、《人类简史》和《我们仨》,简要记录一下读后感。 《流...

  • 不逛街的钱钟书

    ——《我们仨》读后感 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说这本书应该倒着读。不以为然。 杨先生慧慈。 人生走到尾声,曲终人散,大多...

  • 《我们仨》读后感

    想了好久这篇读后感名字,可是读书太少找不到好的词语。 《我们仨》周末两日时间读完,阅毕心中是痛?还是暖?就是不能平...

  • 再读《我们仨》之感

    最近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没有写读后感的习惯,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应该记录点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di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