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五百五十八期】(历史系列第241讲)
知道中国古代军人吃什么吗?陈年小米才是主食。听萨沙说一说吧。
萨沙今天的早饭是一碗小米粥,这是平时很少吃的东西。老人说小米养胃,对身体好。
在今天,小米粥作为一种补品,谁能想到几千年内,中国古代军人都将它作为主要的军粮呢?
我们今天常见的粮食,比如大米、小麦,并不是中国古代军粮。
在宋代以前,中国人的主要活动在长江以北。
长江以北较为干旱,在灌溉设施较差的古代,不太适合种植小麦。
小米则不同。
小米对于环境要求不高,尤其在干旱缺水的环境下一样可以种植。中国最干旱的陕北地区,其他农作物基本种不了,但小米就可以,米脂的小米闻名全国
小米产量不如小麦,古代的产量就更低。不过小米的种植面积非常广,包括一些半干旱区,就弥补了产量的不足,成为北方的主要主食。
自然,小麦没有成为军粮,还有别的原因。
元明以前的小麦品种没有改良,很多小麦不适合精加工食用。
资料中写道:陕西地区虽然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开始推广种麦,但到了千年前的宋代这里的小麦品种仍然不适合于面食,磨出的面粉“黏齿不可食”,必须“掬灰和之,方能捍切。”
于是,小麦多是像大米一样煮饭,也就是麦饭,而不是加工成面粉做成面食。
这种麦饭非常难吃,和饲料差不多,普通人根本难以入口。
麦饭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容易消化。
红军过草地时,少许野菜都被前面的部队吃光了。后卫部队为了避免饿死,就从人畜的粪便中挑出麦粒食用。麦饭是相当不容易消化的,很多原封不动的拉出来。
这样的东西,是不能够作为军粮的。直到明代末年,北方一半人口的主食才是小麦。
那么大米呢?
北方人第一吃不惯米饭,第二大米也不容易保存。
古代的说法是大米存三五年,小米存九年。如果保存得法,小米可以保存二三十年时间,只是口感就差多了。
自然,打起仗来就不能考虑口味,有的吃就不错了。很多中国战士天天拼死和敌人血战,每天还要吃这种味如嚼蜡的陈年小米,真的是很不容易。
早在先秦开始直到宋代,小米都是绝对的军用主食。
春秋战国时期,军人必须自备至少3周的粮食。战士们都背着几十斤小米和武器行军,相当的艰苦。
一旦战争时间较长,军人自带的粮食耗光,就要靠国家补给。
秦国之所以强大,和他们囤积了大量的小米有关。秦国发动统一六国大战时,建设有无数巨大的小米仓库,里面的小米堆积如山。秦王也经常夸耀自己的粟米成山!
而秦军之所以能够打败强大的赵国,尤其是通过持久战打垮可怕的楚国,均是依靠军粮数量的优势。
敌人的粮食耗尽,秦军还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补给,怎么能不胜呢?
随后几个朝代大体类似,到南宋开始才有所转变。
南宋军主要有南方人组成,他们吃不惯小米,这才逐步将口粮转为大米。
至此,小米已经辉煌了1500年时间了。
到了抗战期间,八路军仍然是所谓小米加步枪。中国北方的小麦产量已经很高,可惜八路军活动地区主要是山区。这些山区不太适合种植小麦,仍然以小米为主,八路军的军粮自然也是小米了。
有意思的是,在八路军中小米往往还是一种参照物。八路军军官教育战士要节省子弹,总是说:一发子弹可是相当于好几斤小米呢!
小米作为中国头号军粮长达3000年,够了不起啦!
【萨沙讲史堂第五百五十八期】(历史系列第241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