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袁老师讲的学科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在他的讲座中,我学习到了以下内容:每次讲评的时候一定要讲的详细、透彻,这样前期您的功夫做到了,后面就比较节约时间,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培养出来了。
他向我们展示了21年的中招试题讲解过程,他一个一个题的过,然后再在课本中找到这个题的知识点,看一下这个题到底考的是哪些知识点,怎样把题中的问题和课本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用课本中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题感。
以后在教学中,我会要求学生把课本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找出来标出页码,把课本中所有的概念也找出来标出页码,这样方便他们熟悉课本,而且有利于后期的复习使用。
每学期每个月都让学生出一套试卷互相做,互相评改。而且我会要求同学们把课本中的物质都找出来,思考这些物质的性质、用途以及物质之间的联系,画出他们的关系图。这样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网络化,既方便记忆,又方便理解。
任何实验设计都需要考虑原料、原理、药品的量、仪器,装置,还需要记录过程、现象以及结论。以后任何一个实验都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模型来设计和操作。
以后在讲课的时候,我要把物质的状态、物质的化学式、颜色都写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多次认识物质,达到无意识的记忆,帮助学生减轻负担。
在讲课的时候也要注意多纬度思考,像烧杯的用途都有哪些?不要局限在一个点,注意发散思维的引导。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让学生用“从……得出……结论”这样的句式来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讲就讲透,不求快。老师下题海,学生才能出题海。多做设计,让学生动起来。遵循学的规律,不心急,慢慢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