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先请两位老师给我们讲一下原生家庭的问题。
李雪:原生家庭指的是我们童年长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小时候是如何被对待的、我们被灌输的信念,就是成为今天我们遇到各种事情的时候,你自动的反应模式。这些自动的反应模式,它其实并一定说是错的,而是说我们一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有这个反应模式。那我们是什么?是程序吗?是被童年写好的一个自动反应机器吗?所以从原生家庭回归当下的意思是,我们回归那个被写入程序之前的本源的自己,去获得真正的自由,是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可以这样反应,也可以那样反应。比如说我做了一件愚蠢的事,从世俗的标准看,肯定是有成功漂亮的,失败愚蠢的,那第一反应肯定是原生家庭对我的编码:你怎么还不去死啊,你还活什么活,这是我的原生家庭给我的反应。甚至这个事情过去一年之后,我还会时不时回味戳自己几刀,要总结教训,再也不能做这样的蠢事了,你必须每天成长,每天自省,每天进步成为一个优秀的自己。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去问一问了,这套程序,这套反应,它真的是我吗?这真的是一个自由的、真实的、原本的我的反应吗?
还是说,只是我的成长经历和这个社会灌输进来的信息,一个可以被AR编码模拟出来的反应呢?所以我是谁?这个问题最重要,这就是我们说的,如果从原生家庭回归当下,那这个当下是拥有自由的当下。同样是做了一件蠢事,我可以去插自己一百刀,然后要求自己进步和更优秀,我也可以对自己说,哦,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这是可以的,它不等于我是一个糟糕的人。同样,我做了一件所谓牛逼的事情,也不等于李雪是一个牛逼的李雪,我只是一个空性的存在,这一切可以发生,过去了它也就过去了,我可以继续喝当下的这杯茶,继续感受当下的生活。那么这个时候,我就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我从原生家庭和教育观念对我的编码式的程序式的反应中往后退了一步,回到了那个本源的自己,我可以活在当下,我这样也可以,我那样也可以。就像有个读者看了我的这条微博,对她十三岁的侄子说,你玩手机游戏是可以的,你放下手机的时候,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也是可以的。然后这个十三岁的侄子就说,啊!天哪,这太自由了,我妈妈一直告诉我说,我离了手机是一个活不了的、重度沉迷的、手机成瘾的人,原来我不是,原来我是自由的,我是不可以被定义的存在。孩子的心“哗”的一下就打开了。你看这个粉丝对他侄子的评论,这个反馈,其实是把他原有的被灌输的、自我定义的锁,啪的一下给解开了,他明白,我玩手机的时候是一种体验,我放下手机也是一种体验,但这些体验都不等于是我,不能定义我是谁,这就是活在当下,真正的自由。
尹老师:现在手机只是原生家庭各种各样问题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焦点而已,我们今天的话题为什么要从原生家庭说起,我们翻过来想一下,所有的古今中外的古圣先贤,他们的所有哲学,其实最后都指向一个问题,就是成为你自己,苏格拉底就说,认识你自己,老子说复归于婴儿。婴儿是什么呀,就是成为一个最本初的你的样子,所以说那么多的智者,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你要找见你自己。可惜的是,整个人类科技越发展,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对自己的丢弃越严重,而这种丢弃,很多都是来源于原生家庭,从原生家庭开始,我们就不断被要求着,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如果原生家庭这种限制性少一些,那么这个孩子能够更好的发展他自己,他成年后的面貌更接近与他真实的的样子。如果原生家庭限制太多,那这个孩子真的就完全丢掉自己了。而一个人,如果他一生活着的是别人的样子,下意识的反应都是家长或是社会灌输给他的要求,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一天,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而且这样的人生注定不会幸福。为什么我们经常锦衣玉食,我们有很体面的工作,我们好像貌似有幸福的家庭,为什么我们内心不幸福呀,其实都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我们丢掉了自己。
所以我觉得今天这个话题很大很大,我们生养了一个孩子,我们为这个孩子谋划一个幸福的人生,这是每一个家长的意愿,我们是希望他上好的小学,上好的中学,可是我们恰恰在这个过程当中,憋屈他,用各种外部的手段去要求他,这样是让他丢掉了他自己,反而让他在未来的生活中,获得很高的学历,可是不能获得很高的智慧,能有很高的收入,可是没有幸福。这好像形成一种悖论,那我们今天想探讨的就是,怎么样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成为他自己,而对于一个受伤的成年人,我们怎样在修行中找回自己。
李雪:母婴关系是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模式和回应模式最重要的阶段,我们成年人有非常多的需求,物质的、情感的、社会认可的需求等等,而且很复杂。对婴儿来说,他的需求就很简单,我想吃的时候喂饱我,我需要情感的时候有人回应我,这就是他活下去的意义,这也是他所有的追求,婴儿的这个最基本的最原始的追求,这个世界如何回应他,就决定了他未来会如何感知和回应这个世界。如果妈妈看到哭泣的婴儿,她母性的本能是心疼,是涌出很多的爱要去拥抱他,亲吻他,那么婴儿将来跟这个世界的回应模式也是这样的,他爱这个世界,他每天去上班是觉得这里有这么多的关系,有这么多的资源可以去创造,可以去亲吻这个世界,这就是他上班的动力。如果这个妈妈看到婴儿的哭泣,她的剧情式的反应,是她的童年被植入的原生家庭的反应模式,看到的是一个无底线的、永远都安抚不了的,永远都喂不饱、拿他的哭泣威胁我的婴儿,我今天抱他,他十八岁还让我抱,他是贪得无厌的。当你这样去看一个婴儿的时候,同样的也就决定了这个婴儿看世界的方式,他看待工作可能就是,这里是无休止的对我的需要和榨取,我永远满足不了我的上司,我的同事,我只是为了吃口饭不得不来这里工作。
尹老师:对,这就是为什么我跟李雪一样,强烈反对哭声免疫法,一个小婴儿,哭声是他的语言,他用哭声告诉父母我需要什么,可是你这个时候却不去回应他,你用冷漠的方式,把他独自放在屋里,不理他,让他哭累了自己睡着了,那么他将来可能会学的很乖,不再需要你的拥抱,不再需要你去安抚他,但是他成年以后,这个生命的底色是灰暗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赚了很多钱不快乐,因为他生命的底色就是不光亮的。
李雪:那是一种死亡的感觉,死人对独立要求最少。
尹老师:我觉得这种童年创伤,你甚至连记忆都没有,但是它的烙印会打在你的生命当中,(尹老师回忆成年后妈妈告诉自己,自己的婴儿时期,因为家里孩子多,妈妈决定将她送人,但是父亲不同意就暂时没送,母亲害怕跟她产生感情舍不得送了,就整整三个月只给口饭吃,给口水喝,每天把尹老师孤独的放在床上,尹老师四五岁就感到自己站在天地间茫然无助)。
主持人:谈到自己和爸爸的关系。父亲跟母亲说,男孩子会好些,感受不到父亲的爱。不知道如何处理和修复和父亲的关系,害怕会传递给未来的子女。
李雪:当你意识到这里有些轮回,当你意识到不想再把这样的轮回传递给小孩,这就是智慧,这就是勇气和斩断家族轮回的力量,这股力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当爸爸看到一个女儿,他的剧情是,这是别人的,不要投入太多的情感,我们不管他是什么原因,或许他简单的解释重男轻女,或是他是没有心力进入到跟任何人的关系中,他在婴幼儿的时候,他的妈妈也是没有心力去跟他建立关系的,所以他这种不向外建立关系的剧情,他给了一个解释说,因为女孩最终都是别人家的。可能生了个男孩,他的解释会换成,这个男孩也不太像我,总之就是不愿意给爱。
包括严厉要求孩子,这也是对爱的防御,就是我不想去看见这样孩子,不想跟她建立深度的关系。不管你爸爸是因为什么,看到的结果是,在他的生命中,他没有勇敢的跟他的孩子建立有回应的有温度的关系,那么这样的经历对我们的影响是怎样呢?可能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棒的事情,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又怎么样呢?这有什么意思呢?别人说,李雪你的书卖得很好啊,你好厉害啊,我表面说,谢谢谢谢!其实我心里想的是,这又怎么样呢?活着有什么意思呢?我不敢和我取得的成就去建立关系,去真的去享受它,这就是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我们对事物的惯性的第一反应,就是跟我们的父母学过来的。这种反应非常真实,你并不觉得这是我父母的反应,这就是我呀,你看我就是缩肩塌背,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你请我吃多贵的的东西,我都觉得不就是个事物吗?那又怎么样呢?这种感觉是很真实的,它已经形成你的脑神经回路,而且你的整个身体的姿态都会呈现一种坍塌的没劲的感觉,心理学管这个叫抑郁的状态,这个抑郁的状态如此的真实,你觉得就是你就是抑郁了,自己就是一个抑郁的人。
所以搞清楚我是谁这个问题特别重要。我是一个抑郁的人吗,还是说我这里有一个抑郁的感受,那这个体验,是我的原生家庭传递下来的第一反应,那我可不可以有第二反应呢?当别人请我吃很好的一餐,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有什么意思呢?那我可不可以拥有第二反应呢?我真的去琢磨一下这个菜是怎么做的,这个餐厅为什么很有名啊,甚至可以跟厨师聊天,你这个是怎么做的呢,用我的舌头去感知菜的味道,当你去这样做的时候,你就不再是被原生家庭定义的那个你了,你开始去创造新的脑神经回路,去体验把原生家庭给我们戴上的VR眼镜摘掉之后,用自己的身心去看这个食物它到底有什么意思。
比如一个驼着背刷手机的孩子,原生家庭给你的反应八成是,狠狠地拍他一巴掌:“给我站起来,不要再看手机了!”如果我把这个第一反应放慢一点,我往后退一步,用我的心去看这个孩子,当看他驼着背刷手机的时候,可能我看到的是这个小人他好紧张啊,他好像在怕什么,我是不是可以过去说,慢慢来,不用怕,如果你坐在那里不舒服,妈妈给你换一张舒服的椅子,你可以放松一点刷手机,不用那么紧张。这样你就可以看见你的孩子,给当下这个真实的孩子,真实的场景,一个你重新编码的反应。这就是自由。
尹老师:我有一个好奇,你说的第二反应,它其实也是需要一种能力的,很多人他进入不了第二反应,他永远在第一反应里徘徊,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建议?
李雪:你说的这个可关键呢,有时候我们在第一反应中都不知道自己在第一反应中,就是这样的!世界就是这样的!这有什么可质疑的呢!他刷手机我就是要把他打出来!这是宇宙第一真理!所以这就是观察的力量,观察到当我们进入到第一反应的时候,其实经常是不愉快的,小孩刷手机的时候你去搞他,你可以预测到结果吧,你是愉快的吗?你不可能在这个事情中获得放松和愉悦,那么这个时候就有一个观察的力量出来了,这个事情已经发生第八十次了,我都可以预测到孩子怏怏地把门一摔走了,然后妈妈在那生气:我含辛茹苦地为了你怎样怎样。这样的场景都演了无数遍了,我们可不可以有别的结局?观照的力量就是:这个电影不是我,这是我经常用的一种方法。
我以前抑郁的时候,抑郁到很严重,一整天躺在床上,就像一个尸体,呼吸都很微弱,眼睛暗淡无光,两眼发直,不想吃东西,不想起床梳洗打扮,不想做任何正常人可以做的事情,那种重度抑郁的感觉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灰暗的,我动都动不了,活着没有任何的意义。你看,这是我内在的一个现实,也就是当时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持续了好几天,因为它太真实了,为什么它这么真实呢,这就是我婴儿期,妈妈就是这样对待我的,她没有能力回应我,我就自己躺在炕上,像一个死婴一样,这样的反应一直到我二十多岁,还是我的第一反应,一旦在情感上遇到挫折时候,就死在自己家床上,甚至死好几天。
那么这时候在很真实的抑郁的感觉里,我不断地告诉自己一句话,抑郁的要死掉的是童年原生家庭的一场戏延续到现在,这不是我,我会醒过来的,可能第三天就醒过来了。但是不要期望一次就永远的觉醒了,你可能过一段时间又陷入了,那这一次你比上一次更有经验了,你告诉自己,这个剧情又来了,它是想给我机会让我好好的看清它,让我知道那不是我,我可以体验抑郁,我可以体验倒在那里一天不吃不喝,但是同时我很清晰,这都不是我,在你一次次的觉察中,你就会生发出真正的后退一步,回到本源,回到真实的自己的力量醒过来。
那这个从深渊中出来的过程,它是有意义的,有过这样深渊的人,你会对生命有非常深的慈悲和认识,当你看到另外一个人,你的小孩或者你的朋友,当他也陷入那种能量很低的状态里,你不会说,怎么这样,我给你吃给你穿,你为什么还会这样子?你会知道,他也在一个深渊里,我可以去抱抱他,我可以去告诉他,这不是你,这会过去的,所以我们每个人经历的深渊,不是没有意义的,它会化作你的智慧和慈悲。
尹老师:李雪更多的讲的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怎样走出自己的困境,那很多人有了孩子以后,怎么预防性的,不要给孩子制造这种深渊?很简单,你把握一条,你跟孩子的关系,相处都是愉悦的、是快乐的,基本上你就没有给他制造陷阱,只要有冲突发生,几乎都有伤害,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准确的标准,比如说我自己带我女儿,别人都说,尹老师你这么完美,其实我做的不完美,天底下没有完美的父母,所以也没有完美的人生,但是我们尽可能做的好一点,我现在跟我女儿聊天,凡是过去我跟她发生冲突的地方,都给她造成了一定的创伤。
每一个人都是带着童年的创伤长大的,区别就是轻重不同,怎么样让孩子创伤轻一些,那就是减少冲突,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法。很多事情我们非得去跟孩子杠,没有必要,你就放开了,(举例为防止女儿的虚荣心,用成年人的概念要求女儿,不给女儿买漂亮衣服),现在成为我的痛,也成为女儿的痛,所以她一上大学就开始报复性的购买,欠下的帐总要还的。家长们一定要趁孩子小的时候多满足他,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到底有多么无理呢,根本不是问题,想玩什么,想吃什么都不是问题,想玩玩手机就玩玩手机,只要减少冲突,就可以减少创伤。
主持人:同事之间谈到孩子不断要买玩具枪,理念学了不少,在实操中还是会存在问题。
尹老师:我先从实操的层面给两个建议,如果你家经济条件还行,孩子想买就买呗,买不穷,你认为孩子玩具够多的了,那你衣柜的里的衣服是不是正好啊,你的包包买的正好?如果家长可以买多余的东西,为什么不允许孩子买呢,如果你家经济条件很差,只能拿一百或两百给孩子买玩具,那你就直接把这两百给孩子,如实的把家底给孩子交待一下,我们家每月收入多少,吃喝拉撒多少,水电费多少,只能给你两百买玩具的钱,你买什么自己支配吧,给孩子一个选择,有这两条就足够了,不要在这个事情上跟孩子杠。
李雪:在事实上,如果父母是干净的,不加剧情的告诉孩子,我目前的收入只愿意给你两百,没有孩子会跟父母纠缠,产生纠缠的原因一定是有剧情的,也就是这个母亲在这个过程中在无意识的扮演我是尽量满足你的含辛茹苦的母亲,而你是一个贪得无厌,永远无法被满足的小孩,这是有能量的投射在里面的。
尹老师:如果家长有这个能量投射给孩子,这个孩子真的会不停地买不停地买。
李雪:孩子是不能要什么就给他什么的!不能总是满足孩子的!你看,这不就是剧情吗?就是我们小时候被灌输的剧情,现在遇到孩子的欲望,你的第一反应也是,孩子的欲望不能要什么就给什么!你想想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内在是舒适放松的还是紧绷的,“孩子哪能要什么给什么”这句话一直在投射的能量是我有欲望是有罪的,是羞耻的,这样对获得美好,对获得满足的羞耻感一代一代传下去。所以孩子以后遇到各种事情也是这种感觉,比如他找女朋友,哪能我想要什么样的女朋友就有什么样的女朋友呢?我哪可能找到工资又高、老板又好、我又喜欢的工作呢?他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可能的,我得不到的。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原生家庭非常惨,父母非常变态,但是我有一个幸运的地方是,在我小时候,我爸爸在满足我这件事上,他从来没有说过,这个东西有一个就行了,你为什么还要两个?我妈妈是这样的。我爸爸是,她要两个就给她三个!所以我有很多的创伤,我人生也饶了很多弯路,但是在物质这个事情上,我总有一个迷之自信,我要的都会有,我想要的我就直接去要。就像买车,我不会考虑我的收入应该买什么车,我只考虑我喜欢哪个车,所以最终我要的都得到了。爸爸给我的信念就是,你的欲望都是好的,我都给你,其实我小的时候八十年代能要什么呀,所以现在我对这个世界的感觉就是,我想要的都会有的。
尹老师:这个心想事成,不是说我今天想做百万富翁,我明天就能做,而是你的潜意识当中,我确信我可以过上那样的生活。如果你认为自己是穷人,你就不配,这个心态让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百万富翁。这种确信感是在童年,家长总是在某件事上肯定你,认可你,那么你就笃信,我是可以得到这些东西的,比如爱,财富。如果在各方面总是有匮乏感,这种匮乏感会伴随你一生,哪怕你拥有财富你都觉得不配。
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原生家庭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哪怕当时我觉得这个钱花的有点过了,只要当时亲子关系是非常美好的,孩子是愉快的,当孩子成年以后,你翻过来回忆,全都是愉悦。凡是当时也许你觉得做得很正确,我管制住了孩子,孩子听了我的话,但是孩子是不愉悦的,到他成年以后,家长翻过来想,都是遗憾。女儿童年时,因为喜欢芭比娃娃,出于母爱的本我给女儿买了二十多个,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现在回忆起这件事,我对自己非常满意。
李雪:(回忆小时候爸爸给他买过三个游戏机,升级了新款就换,陪着她疯狂地打,导致学习下滑。因为爸爸满足了她打游戏的欲望,当她上中学上大学时,对游戏没有了兴趣,同学们却不学习疯狂地打游戏。)。某一个地方你被满足了,你就没有匮乏,你就获得了自由,我可以打游戏,我也可以随时随地放下。
尹老师:这是一种真正获得了自由,有时候我们会被一些习性绑架,比如匮乏感,我永远缺一件衣服,这也是一种生命的不自由,或者是我应该成为行业里最顶尖的,这都是一种自我消耗,这种消耗全是来源于童年时代的匮乏。
主持人:怎么认识原生家庭的苦痛,怎么认识自己,提示自己,怎么修复内心的伤痛,我怎么做才能不把原生家庭的伤痛延续给下一代。
尹老师:我们在过去总是习惯于美化原生家庭,迈出第一步,批判你的原生家庭,这是非常勇敢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我自己对原生家庭也是有一种美化倾向,这种美化掩盖了很多问题,使得你的很多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等到我开始能够批判我的原生家庭的时候,问题才一步一步解决,李雪提出原生家庭的问题,对整个社会的贡献都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不想满足妈妈的愿望会内疚,不安,不孝。
李雪:我的书《走出剧情》,活在真相中,我讲的一直都是原生家庭的真相是什么,这个真相里没有要求控诉谁,或者说分谁对谁错,而是我们看到真实的因果,你这样对待孩子,那么未来会发生什么,孩子身上会呈现什么样的果,我讲的是真实的因果。我们很容易去美化原生家庭,这是一种还没有分离出的共生状态,在我们没有形成独立的边界感的时候,我们有一种跟父母共生在一起的幻觉,父母是好的,才证明我是好的。
我有一阵非常的抑郁,如果我是我父母的结晶,我是我童年的定义,那这么恶心的两个人生了我,那我岂不是恶心的二次方了?那么恶心的童年经历,过去的总和成就了我,那我岂不是过去的结晶?所以这个想法让我很抑郁,重要的是,你分清楚,你真的是谁,父母他们是独立的,带着自己的故事,你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你也带着你的故事,你们的故事是有很大重叠的,父母阴阳怪气的向你提要求,别人家的孩子都怎样怎样了,你会看到他这样跟你提要求,是他的剧情,他所有经历,让他带着他的家族传承的VR眼镜,会去这样说话、这样表达、这样一整套的剧情,他在这个剧情里,一定会有这个剧情的反应。
通常这个剧情的反应是,无论这个孩子怎么做,他都能挑出毛病来,他就是不开心。你满足他,他也会说,哎呀,终于知道给爸妈买个东西了,他的剧情里,他永远不开心。最重要的是,你能分清楚,这是他的故事,不是我的责任,就像有的人带着VR眼镜,他觉得你在骂他,然后就会骂你,如果你知道他带着他的VR眼镜,你笑一笑就过去了,他活在他的幻觉里。同样的,父母也是活在他们的幻觉里,他们怎么说话,怎么表达,你可以想象他们都带着VR眼镜,在他的剧情里自说自话。而关于你作为一个真实的女儿,你的感受是什么,愿意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他根本看不见的,所以从我可以唤醒和改变父母的的幻觉中醒过来。
其实你也带着一个VR眼镜,你觉得我再优秀一点,父母就高兴了,拒绝他,他就会伤心欲绝,其实这是你的幻觉,你说什么做什么能影响一个戴着WR眼镜的的人的反应吗?父母有受苦的自由,他们有他们的故事,不是你能改变的。从共生一体的幻觉中分离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我只能为我自己负责,我的感受是我能够创造的,我可以创造一个愉悦的感受,我可以创造一个悲伤的感受,但是父母不是我的一部分,他们要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他们的感受。(李雪谈爸爸拍照诉苦病情复发,唠叨同父异母的妹妹怎么坏,李雪回复两句:“妹妹是你生的,不是我生的;我给你寄药吃完了吗?吃完了告诉我,再给你寄)。
我很清楚的告诉他边界意识,你的病不是我造成的,也不是我能改变的,我愿意做的事和我能做的事很清晰,把药物和治疗的方法给你,你用与不用不是我的事情,同样的,你选择在你中年的时候生下孩子,那是你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责任也是你的。我会给妹妹钱,那是我和她之间的事,甚至都不需要告诉我爸爸,如果爸爸想把他的责任扔到我身上,觉得我应该为我妹妹现在的状态负责,我会告诉他,那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所以我和我爸爸现在是很清晰的独立的成年人。有缘分我们做了父女,所以我愿意在一些地方给他资源,仅此而已,我不会负担他人生的喜怒哀乐,我爸爸现在对我说话越来越客气了, 因为他知道不客气的纠缠方式,在我这里只会把天聊死。
尹老师:所以说为什么要成为你自己,不仅是你要找回那个原本的你,还有你在人格上要保有独立性,跟父母或是任何关系不要纠缠太深,要分清楚哪些是父母自身的问题和责任,哪些是你的,要划清界限,我觉得这样不会伤害亲情,反而是父母在无知无觉的状态下过度地干扰孩子,孩子不痛快,反而会伤害感情,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划清界限,短时期内好像父母不愿意接受,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实际是倒逼父母成长,为自己留下一个空间。有了这个意识以后勇敢的去做,这个挺重要的。
主持人:跟父母谈界限,会不会比较冷,不存在爱了?
李雪:爱是什么呢?爱是能量的流动,它是两个人能够看见真实的对方,能够有真实的流动,如果两个人各自带着各自的VR眼镜,说着自己剧情里的话,谈爱是不是很荒诞?所以在我们谈爱这么奢侈的话题之前,先摘掉你的眼镜,破除你的幻想。我们作为父母的幻想是,我对孩子要求是什么样他就幸福了,根本就不需要他的参与,不需要孩子感受的反馈。作为子女我们的幻想是,我更努力优秀了,达到什么标准了,我的父母就开心了。如果你带着这样的幻想,既看不见父母,也看不见孩子,却说我很爱我的孩子,我为我的父母殚精竭虑,这不是可笑吗?所以,你能够先爱自己吗?体验自己当下真实的感受,能为自己真实的感受做些什么,让自己处在放松和舒服的状态吗?
有的妈妈咬牙切齿地说:“我很爱我的孩子!”,你能相信一个浑身发紧的妈妈,能给孩子带来喜悦放松,爱的感觉吗?你能相信一个为父母掏空自己的人,他和父母之间有真正的爱吗?真正的爱一定是你能够照顾好当下的自己,是舒服的愉悦的,然后在你舒服和愉悦的范围内可能会做些什么,你做了什么你也知道,这是我愿意做的,对方会不会因为我做了这个事情就开心或是不开心,完全不是我掌控的,这种先回到现实中,再去谈爱。
尹老师:我觉得怎么消除这种愧疚感,你不妨跳出来,客观的看,妈妈和女儿是独立的两个人,同样都应该得到爱和尊重,那么在两个人利益冲突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谁?如果你足够诚实,一定是倾向于自己。所以,当一个问题发生冲突,两人持不同观点,应该首先为自己辩护,维护自己,这样难道就伤害妈妈了?难道你委屈自己就是高尚吗?妈妈有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成长,你的强大,倒逼妈妈做出选择或是调整,这对于双方的关系真的是有好处,不要认为我永远委屈自己,永远愧对自己这才叫孝顺,这是伪孝,是不真实的。我觉得关系当中至高无上的原则是真实和善良,在任何的关系中,你把握这两点以后,是非常美好的,如果失去这两点,所有的关系都是虚假的,不会幸福。
互动答疑
问题一:我在婚姻中没有情感链接,总觉得自己被当做工具使用,自毁,甚至把痛苦发泄给孩子,男人没有为我遮风挡雨,反而给我带来狂风暴雨,觉得自己没法站起来,没法独自生活,这该怎么办?
李雪:我觉得这是中国女性,包括我自己,受的非常深的一个第二性的催眠,哪怕你是独生子女,哪怕你小时候被鼓励跟男孩子一样去竞争,可是整个社会文化,它都在潜移默化地告诉你,女人你是第二性。最成功的的女人就是:谋得一个男人,为你遮风挡雨;或者是他冲在前面,你在后面;他是总舵,你是副手;留住男人的方法是留住男人的胃;这样说话,才是高智商的能够留住男人的女性。女人存在的意义,要到男人那里去体现,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你为什么不直接去征服世界呢?做饭那么好吃,干嘛不留住自己的胃呢?为什么自己不长成一棵大树,遮风挡雨呢?为什么男人没有被从小教育留住女人最好的方法是给她做好吃的,为什么男人从来不被问,你如何平衡带孩子和事业?所以留意这个社会对我们女性第二性的催眠,包括我自己后来发现,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虽然我喊着要独立,要为自己,但我做了非常多的行为选择,还是第二性。比如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找到我男友,才华横溢,事业蒸蒸日上,我在辅助他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辅助的角色,后来他蒸蒸日上了,我下了,上的都是人家,下来我就一无所有。但是有一天,忽然有一道光让我醒来,我有对事业、对心理学有好的想法,干嘛不直接实现它,我为什么要辅佐一个男人通过他去实现事业这么做会很好的想法呢?
然后我就从头开始,开始会幻想没有一个有能力的、已经长成大树的男人,我会不会很苦,我做好了一切准备,结果是我的生活品质没有下降,反而一路上升。因为当我的眼睛不再盯在男人身上的时候,我的整个能量场和气场,刷的一下就变了,我过去百分之九十的能量是盯在这个男人身上, 能量多么窄啊!多么消耗啊!那我不再盯在他身上,我想的是我怎么实现我对事业的想法,整个人的气质一下就变了,然后非常多的事业的机会就源源不断地过来了。现在只有赚不完的钱,而且钱是在我名下的。
所以这些问为什么在婚姻中我被当做工具啊,反而给你带来狂风暴雨,原因都很简单,你希望这个人为你遮风挡雨,他当然就是狂风暴雨。当你不再去希望男人要怎么样,我才能够开心,而是直接去想我怎么让我自己开心。比如男人晚上十二点还不回家,你痛苦焦虑,想象着他在外面跟别的女人睡,那你肯定是不开心的。我怎么能让自己开心呢?是在男人包里安装窃听器,发动七大姑八大姨,给他道德绑架劝说回来,我才开心呢,还是这个当下,我直接做滋养我自己的事情?比如说睡觉,睡不着就听音乐,我可以看书,想我的事业去怎么做,当你可以做直接滋养自己的事情,而不管男人怎么做的时候,你就为自己遮风挡雨了,你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成为了第一性。这是我想对每一个陷入婚姻泥沼中的人说的。这个男人渣还是不渣,都不能决定你过什么样的生活,不能决定你今天的心情怎么样,而且这样独立的有自我中心的女性,一定会导致渣男离她一百米就跑了,因为暗号钩不上。啊,这个女人如此自我负责,真的是渣男勿近。
所以你们养育女儿,如果她穿的稍微露一点,千万不要给她灌输,别人怎么看呢?这就是在传递,你是可以被定义的第二性。妈妈教育女儿说,唯有智慧和学识才是让男人真正喜欢你的地方,连读书都是为了取悦男人,把所有的价值都绑在男人身上了,丧失了自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公平。
现在婚姻中困扰很多人的是出轨的问题,据我的观察,什么样的婚姻一定是有出轨的?当两个人的气场不匹配的时候,一定会出轨或离婚。气场不是指,这个人男人是成功的企业家,女人还在家带孩子,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内在的自我中心的力量。男人说,钱都是我赚的,女人立刻说,首先法律上是我们夫妻共同财产,你为什么能赚到钱?因为我命里带财,我这么好,如果我当初嫁给另外一个人,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人这么有钱了。我们不是说命里带财正不正确,而是你能从这个回应中,看到这个女人的气场,她内在的中心非常清晰,哪怕她老公跟她离婚了,哪怕她分不到家产,她的生命都不会停止绽放,所以他老公在他面前跟她的气场是很平等的。你看这两个人虽然在收入上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她内在的中心是为自己而活,这里跟她老公是平衡的,所以他们的婚姻非常幸福。
尹老师:女性不要完全放弃工作回家带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有几年可以回归家庭,哪怕是老公赚钱,也要保证自己的财务自由,在财务上要独立。再一个,在思想上,你永远要独立,不要把喜怒哀乐都跟老公绑到一起,你把自己交给别人,可以被人任意宰割的境况太危险了。
李雪:尹老师说的非常重要,无论你现在是家庭主妇,还是在职场,无论你现在做什么,你精神上的独立,和你笃定的相信我的幸福不取决于这个男人怎么对我,这种笃定才会带给你实实在在的安全感。然后不要把你的精力都盯在孩子写作业上、给老公处理各种事情上,而是真正发展属于你自己的天地,不管是你的爱好、音乐、书画,去做你能够滋养自己身心的事,把看孩子写作业的时间用来自己读一本书,把焦虑孩子为什么不去锻炼身体打游戏的时间用来自己去锻炼身体,去自我成长。
问题二:仇女症。
李雪:有中国,有很多隐蔽的、仇恨女性的男性,我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仇女症。他们仇恨女性什么呢?他们仇恨女性对他们的依恋和依赖,这样的男人他一方面喜欢找小鸟依人的女性去谈恋爱,但是一旦关系确定了进入了婚姻,他会非常鄙视这样的女人,因为他和妈妈建立的就是这样的关系。现在的很多妈妈都会认为,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是儿子造成的,儿子今天很懂事我就开心,儿子考好了我就开心,儿子体谅我,知道妈妈不容易我就开心,儿子不这样,我的生活就毫无希望。
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儿子身上的母亲,从儿子的角度看像一个大蜘蛛,大母神,笼罩天地,控制我整个人生的存在。所以北大弑母案,他觉得我得杀掉这个笼罩我天地的女人,我才能有自由。大部分男性倒是没有到杀死妈妈这种程度,但是心理上,我们称他没有完成弑母,他妈妈的喜怒哀乐是跟他捆绑在一起的,跟母亲共生的一种状态:我妈妈养我不容易,他的希望就是我,我掌控者我妈妈的命运。
有跟妈妈共生状态的男性,他心理上、精神上没有完成弑母,他会非常尊重他的母亲,一说起来都是母亲的伟大付出不容易,那么他弑母独立的渴望去哪儿了呢?女朋友和老婆身上,他会厌弃、冷暴力和鄙视女性对他的情感需要。谈恋爱婚姻,情感的沟通是非常正常的,没有情感的沟通那叫合租搭伙过日子,可是当女性想跟他有情感的交流,在隐蔽的仇女症的男性看来,这不叫情感交流,这叫,你要让我为你的人生负责,你要吞噬我,所以他要用冷漠厌弃或讲道理,让这个女人觉得,这么点事,你有什么好不高兴的,你看我工作这么辛苦,你还要给我找事,你根本就不体贴我!就通过讲道理让这个女人觉得,我想跟我老公聊一聊我今天的不开心是多么不要脸的事,简直是太羞耻了。
在感情关系中,当你觉得向对方发出讯号,寻求沟通,寻求依恋,你收到的是一种羞愧感,那对方很可能就是一个仇女症。在他看来,只要是在女性高兴和对他的赞美之外的所有情绪都是恶臭的,他都会有厌弃,而且会有,你看,我就没有问题,为什么你怎么这么多事,冲突都是因为你想太多造成的。这样的男人非常常见,你要不想掉在这个坑里,第一观察他和母亲的关系,如果他和母亲还处在那种共生的状态里,我妈养我不容易,我要为他的幸福负责任,这样的男人,婚后一定会让你明白,什么叫仇恨、冷酷。
还有一种更高级的,他已经能够理性地探讨他和妈妈的关系,甚至说的话都非常心理学,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好成熟的男性,但是当你心理上、情感上需要他的时候,他会说着很正确的话,但是感受上是让女人很羞耻的,我怎么有这么多情感需要呢?非常隐秘的攻击。总之就是当你有情感需要的时候,你收到的不是一个允许,不是一个温暖的的拥抱,如果这个情况经常发生,有可能他就有非常厌恶女性的情绪。所以,所有情绪上不能自我负责,注意力放在儿子身上比放在老公身上多的多的妈妈,他的儿子都不要碰,都是雷区。
尹老师:还原到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当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孩子减少控制,尤其是母亲,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我养你多么不容易,孩子的每件事情都看做自己的事情,作业什么都要监督,这样既不让孩子当下独立,也会给他将来的婚姻带来很大的困扰。有些人哪怕学了心理学,概念是多么清楚,可是一到具体的生活当中,她走不出过去的困境,所以说童年的困扰,真的是非常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生命的质量。
从现在开始,我们努力给孩子更高质量的爱,更少的干涉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爱和自由,爱和自由的价值和意义在哪,就在这呀,你这个时候给了他真正的自由和爱,他将来才有能力处理好他和配偶的关系,很多仇女症的丈夫和妻子,他们也是共生的关系,这个女人,之所以能遇到这样的男性,也是她自身带着那种能量的,他们达成了一种互害模式。怎么样让我们的女儿不受丈夫的控制?怎么样让我们的儿子懂得爱他的妻子?就从原生家庭中给他高质量的爱和绝对的自由,让他成为他自己,将来他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就会好很多。
李雪:在原生家庭中,童年你品尝到了真正的爱和自由,就像你天天摸的都是真钞,假的一上手你就知道是假的,被父母真正看见,真正尊重的孩子,对于这种隐蔽的仇女症,或是精神上有些变态的人,都不用去学FBA心理识别术,十米之外你就知道要远离了。所以说怎么保护女孩在这个社会上安全的长大,很简单,你给她真货,你让她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爱,她能自动免疫所有的渣男。
问题三:我的婚姻不幸福, 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
李雪:这是很多婚姻中的女性遇到的困扰,吵架了不开心了,尤其这个男人,学了心理学,他会有一通道理告诉你,这是你的错,是你的问题,你偏要这样想!然后你觉得很有道理,会想婚姻不幸可能都是我太作了。这是我们很困惑的地方,如果婚姻不幸福,是不是我做的不够好?如果我做的再好一些,说话的情商,表达技巧更高一点这婚姻就幸福了。
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幸福与不幸福都是百分百自我负责的,这是最根本的角度,无论这个男人他是什么样子,我都回到我的当下,为我当下的体验负责。然后警惕一个鸡汤说,你好了就人尽可夫了,跟谁结婚都一样。这是毒鸡汤,你能够自我负责了,能够自己撑起一片天空了,这不等于你跟谁在一起都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就像你修行境界很高了,不会觉得吃一坨屎跟吃一碗米饭是一样的。如果婚姻当中,你的情绪感受是经常被否定的,那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感受滋养的关系。
选择什么样的伴侣,我有一个判断的方法,当遇到挫折困难冲突的时候,你看看对方是把关系和你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对错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如果对方关注的是你错了才会这样,你改了就不会有这些感受了,他第一时间给你讲道理,分对错,他坚定的认为就是这样,他没有对事情有反思的话,他是绝对不会给你带来幸福的关系的,他不是人,他是程序,所有活在对与错中的人,情商都是很低的。
而当你有痛苦的感受,对方是第一时间心疼你,他想了解你发生了什么,他关心的是怎么陪伴着你,从这个痛苦的感受中一点点地走出来,他心疼你这个人啊,这样的人是真正的情商高和心理健康的。而中国的大部分男性,当天他看到女性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他第一反应都是,又要让我负责任,然后讲一个道理,让女人明白你不应该有这种感受,这种人活成了一种程序。所以远离这样的男人,同时为自己的感受负起责任来,这是我们通往幸福的保证。
尹老师:李雪说的两性关系的衡量标准,其实也适用于亲子关系,家长和孩子发生冲突,你不要老搞政治正确,讲一堆道理,应该先体会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感受要大于正确。
李雪:尹老师说的很关键,孩子走路摔倒,酸奶洒地上的事件,戏精父母不是首先关心孩子有没有摔痛,而是要孩子跟周围的人道歉,给别人造成了不便,要把地面擦干净。
尹老师:这样的妈妈,会受到很多赞扬。其实你把自己置换到孩子那个位置,体会一下就明白了,很多时候将心比心一下。
有一套所谓的儿童管教法,孩子有什么无理要求,你温柔地抱着他说:“我理解你,可是我就不能给你买。”那你换一下角色,如果你看中一件衣服,男朋友温柔的抱着你说:“你衣服已经那么多了,就别买了,我理解你,可是就是不能给你买。”一直到你哭的精疲力尽:“行了走吧!”男朋友高兴的拍着你说:“你真好。”你的感觉会好吗?你把自己置换成当事人,你就明白该怎么做了。很多时候你得跳出剧情,很多时候我们被传统和习惯洗脑。
李雪:在公司里最不受欢迎的一类人就是一遇到问题就推脱,总之都不是自己的错。而公司最欣赏什么人呢,出问题了,赶紧地解决问题,给客户减少麻烦。那这样的员工他为什么有这样的素质呢?就是小的时候,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他的父母干干净净地无剧情地和他站在一起,帮他解决问题,而不是说,通过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尹老师:现在很多成年人,做着对孩子不礼貌的事,却教孩子有礼貌,他完全把自己置身于事外。有的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出去老打别人,因为这个事,我都不知道打过多少次了,他也不改!”家长自己就完全变成了一个角色,所以每时每刻要走出剧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