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与不喂”是个问题

作者: 梅子的江湖 | 来源:发表于2018-02-04 11:31 被阅读0次
    如果有人问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种资格,我会说那需要异乎寻常的耐心和适量的爱心。
    自由与独立
    “来,宝贝,把这一勺粥喝了。”

    “来,奶奶给你吹了,已经不热了,可以喝了。”
    “吃点菜,今天爷爷炒的菜,真好吃。”

    在说这些话的同时,勺子已经在儿子的嘴边等待着。只要一张嘴,食物立马就可以进到嘴里。

    何等幸福的生活!

    可是我却看得心焦。马上就要四岁的孩子,在学校里面可以自食其力,而到家里俨然成了手不能动、嘴不能张的小太子。我自问自己没有能力去这样供他,所以不愿宠着她。

    因此家里时常会有这样的声音:

    场景一
    婆婆:“来,把这口饭吃了。”勺子已到嘴边,
    我:“让他自己来。”偷偷拽下婆婆。
    场景二
    婆婆:“来,我帮你拨鸡蛋壳。”
    我:“我觉得还是不要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相信你。”
    场景三
    “哎,你要是让我喂,这半碗粥他就喝了。”婆婆一脸懊恼的抱怨我。
    “哎呀,妈,不用担心,他饿不坏。”我赶紧安抚老人心。

    这些场景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不知道你听了有何感想。

    我鼓励孩子独立,希望他能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独立去面对和解决一些问题。

    三岁的时候,我们看着孩子很可爱,什么事情都愿意帮他做,觉得帮他做也是理所应当,可是等到他八岁的时候,如果这些事情他还要求你做,你那时会作何感想。

    “哇,这么大了,什么都不会做,连饭都不会吃。”

    可是这样的结果是谁造成的呢?是谁在他需要训练的时候,阻挡了他去训练?是谁在本该他自己自由探索的时候,给了他过多的依赖?

    而有一天你觉得他长大了,你不想给了,可是他并没有掌握那个本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在孩子教育上不仅仅需要爱,需要更多的是理性。看自己的孩子能像看待别人的孩子那样面对真实的情况,而不是让爱把天平已经彻底弄歪却也毫不介意。

    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有一些坑需要避免。

    孩子

    (1)千万不要玻璃心

    家长的关爱就是孩子需要的维生素,但家长应当牢记,孩子需要正常剂量的维生素,缺它不可,过多无益。

    有时候与婆婆聊天的时候,她会说到“爱孩子爱的有点拼”,意思就是爱孩子都到失去自我的程度了。

    刮风了,担心孩子吹着;下雨了,担心孩子淋着;天冷了,担心孩子冻着;出门了,担心孩子吃不饱…… 

    艾玛,我觉得这种情况简直不应该把孩子生出来,呆在肚子里得了。

    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的,在娇惯孩子这方面可能比较普遍。其实他们年轻时候对自己的孩子不是这样的,反正我知道我的爸妈对我们和对孙子辈简直两个人,哈哈,你说我们可以让他们来惯坏我们的孩子吗,当然不行!

    我有时候会和婆婆开玩笑说:“哦,你小时候严格要求你的孩子,现在对我的孩子这样宠,你啥意思哈?”

    以前孩子小的时候,我会和孩子爷爷奶奶提前说明“教育孩子一定要一致”,不能娇惯。而且需要特别严厉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会关上卧室门教育完再出来,虽然时常出来后会看到婆婆一脸哀伤,但只要不当面阻止就很好。

    你的玻璃心孩子会看到,你的坚强和自信孩子也会感觉到,我们需要内心笃定,给自己和孩子自信和勇气。

    自由是天性

    (2)千万不要想当然

    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去年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会生病,初入复杂的环境身体肯定会有一个适应期,我虽然心焦,但也知道这种情况实属正常。后来与老师攀谈的时候,老师说了另外一个孩子,当时已经进入4月,孩子依然棉袄、保暖衣好几层,而且因为孩子时常生病,家人要求老师不要给孩子脱衣服,其实孩子这样里三层外三层,加上孩子爱动,经常一身汗湿了干、干了湿,反而更容易生病。

    所以,坊间总是流传一个传说:你妈妈觉得你冷,你奶奶觉得你饿……

    每次婆婆想要帮儿子做事的时候,她的借口都是“我觉得他不会”,其实不仅老人,我们自己也会,觉得他小,觉得有些事情理应帮他解决,觉得等他大了就好了。

    但是很多初高中孩子被父母接的时候,书包都不是挎在自己身上,可见大了也没有好,因为在父母眼里,孩子压根就没有大的时候。

    与其想当然,不如引导孩子自己来表达。对于一些小龄儿童,家人都是默无声息的帮忙做完了,刚想喝水,水杯已经在眼前,刚想吃饭,食物已经准备好。前几日,同事说她婆婆可以通过孩子指嘴巴的方式来判断孩子是需要喝水还是喝奶。这样势必会影响孩子的独立表达。

    所以,爱孩子时少一点担当,不如放手,让他察觉自己的需求,更好的认知自己。

    愉快的环境有利于身心发展

    (3)有话慢慢说

    有孩子的家庭,就像多了一面镜子,他能照出你内心的一切。你快乐,他也快乐;你暴躁,他也暴躁。

    孩子的教育是个需要持久学习和长期关注的问题,所以一定不要因为孩子教育方面的分歧把家里弄得水火不容,毕竟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我自己也有不少弯路,曾有一段时间,因为孩子与婆婆发生不愉快,虽然事后会说清楚,但不如一开始就好好说,可以省去很多感性的烦恼。

    在“孩子喂还是不喂”的问题上,我与婆婆也有一次深谈。当然,我事先在心中排练了下,然后有条理的和她说了一遍。

    我首先问她“见到孩子自己把饭吃完,你是不是很高兴”,取得她的初步认同;然后再对她当年严厉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表示认可,并把准备好的反面例子说给她听;最后重申培养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培养的途径决不能是包办。

    结果就是现在她不会频繁的去喂孩子了,而是喂之前想想,可以不喂的时候就控制住自己,对于老人来说做到这点已经不错了。

    所以,在家庭分歧面前,完全没有必要生气,有问题时就抽丝剥茧地说清楚。

    特别是对于老人,他们对于孩子的行为都是出于爱,只是有些不恰当,我们给她们讲清楚就可以了。一味的吵闹和生气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隐形的伤害。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多问自己:教育孩子什么最重要?想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而自己又是否具有目标孩子的优点呢?

    所以教育孩子时,“喂与不喂”是个问题,“根据自己教育的目的找到平衡点”也是个问题。

    掌握好爱与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与效果。不当的爱,不知不觉中会伤害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喂与不喂”是个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lm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