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看的书分别有林清玄的《你心柔软,却有力量》,钱钟书的《围城》(电子版),还有曹雪芹的《红楼梦》。
01
读林清玄的书,是曾无意发现,我脑海里的所思所想、我眼睛里的一草一木,竟然也会出现在林老师的文章里,于是便买了他的书集,想要学习老师如何着笔写文。
林老师文字仙雅,禅意氤氲,虽写的都是俗世之事,却都自带一股仙气,很多句子值得反复玩味,对我的书写练习大有裨益。
但今天看时,发现他的一部分文字又可划归“鸡汤文”类型,一味倡导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应该常怀一颗“慈悲心”“包容心”“从容心”……
恕我不敢完全苟同,如能在任何境况之下都能做到“慈悲”“包容”且“从容”,那是神是佛是上帝,但肯定不是人。
至于为什么不是人,我不想多解释。
但这不影响我对他文字的欣赏,也正是带着此求同存异的鉴别心,反而更看的津津有味。
02
说来惭愧,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都没有读过《围城》,这本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的中国现代讽刺小说。
春节放假前老师布置作业,假期读完《围城》,我早忘的一干二净,直到某日老师在群里问大家有无完成作业时,我才忙忙翻找电子版。
一气呵成,前后用了7个多小时看完。
我草写了一篇《围城》读后感,等纸质书到了再修改校正一下。除此,按照旧例,我肯定还要把电视剧找出再看一遍,之前也没看过。
03
《红楼梦》,我心中的TOP1,自是有所不同。
那晚翻来覆去睡不着,起床后打开书柜,竟然又拿出了这本书。
其实这些年已读了好几遍,但总有一些人物事件又模糊了。
最近听蒋勋老师讲红楼,真真讲的极细致极认真。
恨不得剖开了揉碎了再捏圆了,从红楼里每一章节每一人事,到个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再到作者的一句一字前呼后应,无不用其所知所懂细讲给读者。
我明知自己所读红楼,很多东西不甚明了,不求甚解,经他此番一讲,偌大偌复杂的红楼人事物一下澄明了。
蒋勋老师常带着听众朗读书中精彩片段,因着对内容格外熟悉就更入耳入心,便想着干脆再拿出书来老老实实跟上老师的节奏。
果然这次再读时,似是可以背诵了,颇轻松自在,这也是此番听讲得来的实惠。
不觉又想起了杨绛先生所说的“读书即是串门”的比方,实在贴切精妙。
我这一周,可是“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恣意任性大摇大摆地“闯进大门”“升堂入室”地串了好几位大师的家门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