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闲来无事,又看了一遍《没头脑和不高兴》。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部很经典的国产动画片,拍摄于1962年。动画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子,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和不高兴简直就是一对活宝,一个做起事来丢三落四忘东忘西,一个是常常拿着一根竹竿做出一副不高兴的模样。当别人感慨他们长大后该怎么办时,两人就想立刻长大做出一番事业给旁人瞧瞧,结果,一瞬间两人真的长大成人,没头脑当了工程师,不高兴成了演员。
当上工程师的没头脑设计的千层少年宫建成后,却只有九百九十九层,原来他少设计了一层,而小朋友们排着队去少年宫看演出时,没头脑发现他们都是一副奇怪的装扮,原来他不但把喷水池设计在了大厅中央成了喷雨池,还搞忘了把电梯画进图纸,他们要爬整整一个月的楼梯才能看到演出。演出现场,扮演老虎的不高兴很不高兴演老虎,于是在演出时,老虎不但打不死,反打起武松来。——到头来,他们长大后还是没头脑和不高兴。
不高兴正在不高兴电影精彩的部分是没头脑的“千层”少年宫和不高兴的“武松打虎”。在“武松打虎”这场戏中,不高兴很不高兴地扮演了老虎。武松打虎,结局自然是老虎被武松打死嘛。不高兴扮演老虎已经够糟心的了,是带着情绪上台的。到了台上,还有假装被武松打死,干听着小朋友给打虎英雄武松的欢呼,那还了得,自然是更不高兴。于是,便上演一出老虎打武松的闹剧。
武松打虎小时候,看到这里,自然觉得不高兴做得不对,你作为演员,演好老虎是本分,怎么能由着性子来。要是人人都像他这样,社会还不乱了套。我们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从来没想过不高兴为什么会演老虎,他怎么不是武松哪?
你看,不高兴扮演的老虎追着武松围着剧院跑,看得出不高兴的武术功底是要比扮演武松的倒霉蛋要强得多的。轮武艺,不高兴略胜一筹。
好,我们知道了不高兴的功夫不错,也有演武松的强烈愿望。那么,演老虎肯定不是个人意愿,一定是剧组的安排。
剧组为什么要让功夫不错的不高兴去演老虎?
电影里面没有交代,那么我们就得揣测一下。
一个原因是,剧组单纯从大局考虑,演老虎就是给不高兴分配的任务。不高兴显然没能完成任务,搞砸了。
或是,另一个原因,剧组不喜欢不高兴,受不了不高兴这喜怒无常的性子。不高兴敢在台上追着武松跑,想必在台下也时不时跟领导顶牛、跟同事置气。这样的人谁会喜欢?不可能让他演武松。甚至,要不是不高兴的功夫好,连老虎都可能演不成,上台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不高兴扮演的老虎追着武松跑,只是不高兴由着性子乱来的表现。根由还在于,不高兴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早就有人说过,没头脑和不高兴代表着我们行走江湖的两大法宝:智商和情商。没头脑是智商不够,不高兴是情商不够。
你想啊,不高兴把戏搞砸了,首先演武松的演员不高兴;剧组也不高兴;观众更不高兴了。不高兴以后还怎么混?
不高兴情商不够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懂得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就是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情绪这玩意儿,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
情绪管理不是压抑我们的情绪,而是体察、适当表达、有效纾解。知道我们的情绪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有情绪,用适当的方式、在合适的时机表达出来,多角度、多维度为化解。
如果我们是不高兴,我们会怎么办?
首先,我们会耐着性子把老虎演好。武松打虎自然要衬托出武松的英武,演好老虎是本分。
其次,我们有情绪,是因为我们觉得我咋就不能武松?知道了原因就好办。朝着演武松的方向努力。练好基本功;搞好剧组其他人的关系,该配合的配合,该尊敬的尊敬,想做事先做人。
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住,何以掌握我们的人生?
是不是,不高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