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好的内容,那些让我产生了情绪的事情,那些一直想存储下来的知识晶体和框架有没有被我很好的记录,让知识产生复利,让大脑皮层的回路不断增深加粗?
最近在学习用印象笔记搭建写作系统,上面的问题不断的叩问着我的内心。
如果内心是这么渴望的,那我到底如何才能呢?
答案就是“见感思行”卡片。把这些卡片创造出来,在印象笔记开两个账户,一个是生活银行,一个是知识银行。不断存,当按照这样的体系去做,积累下来,会成为一个知识复利很酷的人。
生活版“见感思行”
见:今天经历了哪些事,哪一件事对你有触动,把它们如实记录下来。
感:这件事的哪句话,或者哪个动作引发了你什么情绪,把你的情绪感受记录下来。
思:为什么这件事会影响你呢,分析一下,把思考过程写下来。
行:下次遇到类似事,应该怎么避免,如何做写下来。
知识银行
用见感思行写知识卡片,有一些不同,要求会严格一些。
见:把看到的现象,学到的概念和一些观点都用自己的话加工一遍存储到印象笔记。
感:把你的个人经历和「见」的概念结合一下,用你自身的案例做一个解释。
思:就是找到一些相关的理论继续解释「见」的概念,主要是找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当知识之间有了一些碰撞,你就能得出一个清晰的思考。
行:当有一个清晰思考时,就可以指导自己的行动来验证。
上面这两个过程,在成长会的小伙伴应该都很熟悉,其实也是小强老师教我们月回顾的一个思维体系。
这个月经历的这些事情引发了我们什么情绪,这些情绪的背后有什么内心的需求,自己有什么新的体会和认识,最后一定会落到行动上。
知道再多,没有行动上的改变等于0。
如果大家不熟悉只管去做成长会,要是听过赵周老师的RIA便签法,其实也很像见感思行卡片的。
R IA=阅读拆页+讲解引导+拆为己用
在阅读的时候用三种不同颜色的便签,分别作三类笔记
I用自己的语言重复信息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A2 我的应用 包括目标和行动
最牛的是这样做一本书读完后就有了自己的 To Do List
再跟滴答清单结合,放入收集箱,后面安排计划去做,完美呀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