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全国各地就可以陆续查询2019年高考成绩了,10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也很忐忑,我也很紧张,但也很兴奋,兴奋得睡不着觉。
好像已经忘记填报志愿的具体细节了,只知道最后在亲戚家涂好了志愿填报卡,后来的录取通知书也证明了那时候的胸有成竹。然而,记忆的线将我拉回到二战高考这一年还有前一年的影像中去。
还记得前一年毕业时的信誓旦旦:我不复读。
还记得前一年和爸爸在这网吧查学校查专业的忙碌。
还记得前一年被广东的三本院校录取。
还记得前一年暑假打了一个月的暑期工。
还记得……
最后,在一次家庭会议上,我说服了原本坚决反对二战的爸妈,毅然回到已经开学一个月的高考复读班上。
这应该是我对自己人生最负责任的一次决定了,那个勇气应该来自于打工体验生活之后的强烈对比:知识还是会改变命运的,不同的学校氛围造就不同的思维模式,从而影响未来的生活方式。
一旦有了笃定的想法,努力就变得顺理成章。我记得第十次模拟考的时候,题目好容易,我考了快700分,谁能想到我曾经因为一分之差,落到三本档,赤裸裸地体验了一回高考大省带来的无情压力。
回味十年的自己,在为了目标奋斗的热血沸腾之外,还有一些些气定神闲:
我喜欢吃过晚餐之后去小卖部买一根沾了孜然的热狗肠。
我喜欢定时去小书店默默翻翻一个小时的书。
我喜欢剪掉方便面上的小浣熊,给班主任对号表情包。
我喜欢周末回家就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先笑一个晚上。
我喜欢下课时候站在角落里活动活动筋骨,照照镜子。
我喜欢踩着上课点进教室,不慌张,不赶那一分钟去做题。
因为这些小小的乐趣,我并不觉得二战有多么辛苦,反倒让我体验了在巨大压力之下的轻松和不慌不忙。
或许是非常单纯地相信努力就有回报吧,或许是内心的那份倔强,也就再努力几个月而已了,搏一搏吧!再或许是什么都没想,只是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只知道学习学习再学习而已。
我还是很感谢这些“或许”,让我做了一回“复读生”,然而却很快乐和知足,享受了一次青春时候纯粹的奋斗和拼搏。
高考,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必经之路。我在这条路上走了两次,却也看到不同的美丽风景。10年前的那个短发假小子,也许没想过10年后的自己已经结婚生子,生活得那么真实。
早已经忘记题海里的各种套路,早已经忘记考试分数,早已经写在倒计时下面的名人名言,留下的确实很熟悉的奋斗模样,以及教学楼阳台上的迎春花香。
下一个十年,我不知道还能记得多少如今的模样,但是我知道一直存在着的执着奋斗,会透过一个个十年,随着高考,一起融进记忆里,融进我的生命里,变成我的一部分。
十年前,你好,高考。
十年后,谢谢,高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