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我有什么用?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历史,学到的大多是历史故事、历史事件,考的无外乎时间、人物、意义这类的“历史知识”,但这些历史知识于我何用?
被林肯称为“美国的孔子”的拉尔夫·爱默生说过“历史的用处就是赋予当下以价值”,我的理解是用当下的思维去理解过去发生的事,给当下问题提供有价值的思考。举个例子,如《民国出版史编年》中提到的中华书局的“民六危机”,民国六年,中华书局受存款挤兑带来的经济危机影响,几近破产,按照中华书局局长陆费逵的说法,导致“民六危机”的原因有三条:一是中华书局扩张过度;二是预算不精细,财务漏洞大;三是同业竞争,售价低于成本。这些问题,同样值得当今出版企业站在一个更高层面、更新的环境下审视、对比,便于发现问题和隐患。
《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过“历史的用处不是预测未来,而是提供一个考察过去和现在的框架。”因此,对于当下和未来的问题,不能直接从历史中找到明确的答案,人和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无法预测。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避免掉入同一个或同一类的坑。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说过“历史研究中,提出新观点并不难,困难在于摆脱旧有的观点”,研究历史的人,不应单纯罗列史料,而要不停摆脱“旧习”,什么是旧习?我的理解就是过时的思维模式,照搬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和“结论”也是一种旧习。每个时代的历史学家都应该有符合这个时代的思维模式和新视角,用符合这个时代特点、要求的历史观,撰写历史,为当下的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东西。
历史对我有什么用?它为我提供了一个考察过去和现在的框架,让我对当下的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深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