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这个世界正变得更好——《直面事实》读后
《直面事实》这本书,用海量的数据和清晰的图表来证明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大多数人之所以把世界想象得很糟,是因为受到了思维本能的误导,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学会用数据做决策,克服思维本能的局限。这本书不仅用数据证明世界正在变好,还总结出误导认知的10种思维本能。这10种本能有的影响了我们的认知框架,有的让感性冲动绑架了理性思考。
比尔·盖茨在2018年的夏季书单里特别推荐这本书,认为它给出非常实用的建议,帮助我们克服思维本能的局限。主要作者汉斯·罗斯林,生前是一名国际卫生学教授,专攻统计学和医学,曾担任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援助机构的顾问,同时也是无国界医生瑞典分部的创始人之一,多年来为公共卫生的发展在全球开设演讲。
这个世界是不是变好,就要看好的东西是不是在增长,不好的东西是不是在减少。在过去的两百年间,不好的东西在减少,而且是锐减。比如,合法的奴隶制消失了,儿童死亡率从44%下降到不足4%,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80%下降到9%。现在全世界有一半的人都享受着互联网的便利,而互联网在1980年还不存在。在1962年,吉他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能拥有一把吉他,要么是有钱人,要么是精神贵族,但在今天,吉他是很普通的乐器,足不出户都能买到,更多的人能享受闲暇生活,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世界贫困人口这几十年来已经减半,这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但是这么伟大的成就,根据作者的调查,只有7%的人知道正确答案。原因首先来自书本和老师。作者对挪威的一些中学老师做了问卷调查,吃惊地发现,这些担负着教书育人重大职责的老师,也搞不清楚世界的真实状况,他们的知识也是错误的。很多人走出校园以后,脑子里的知识就不再更新了,这就导致对世界的认知出现偏差。
其次就是媒体的作用。很多人把媒体的报道当成世界的真相,但是在问卷调查中,记者、编辑和纪录片导演这类媒体人士对世界现状的了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们也会受到错误知识的蒙蔽,所以会做出扭曲真相的报道。媒体就是唯恐天下不乱,他们永远是“报忧不报喜”,而且老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既是媒体的规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人类在长期自然斗争中进化出的大脑的本能机制,人类是会被自己的大脑欺骗的。就像人类控制不住自己吃垃圾食品的本能,人类同样控制不住自己把世界想象得很危险。这是一种固有的思维本能,帮助我们的祖先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但不适用于当今飞速变化的世界。
反思和控制我们的思维本能,如:1、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这个本能来自于远古时期,当时的人类非常弱小,为了适应环境,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把食物分成能吃的和不能吃的,把动物分成友好的和危险的,这个过程几乎用不着思考,靠直觉就能判断。今天,我们非常容易接受二元对立的概念,把世界分成我们和他们,这是我们对世界的最大误解。
2、直线思维。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很多人都认为,世界人口就是在一直增长、不断增长。虽然世界人口在增长是一个事实,但是,它并不会按照直线趋势增长。而直线思维让我们以为,如果不采取行动的话,人口就会这样直线增长下去,资源会枯竭,地球总有一天会负担不起这些人口。直线思维同样来自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本能。
3、感性绑架理性的本能。当恐惧占据我们的内心时,理性思考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会把正常的东西误以为是可怕的征兆,把未来的事情只往坏处想。要克服恐惧本能,首先就是要认清新闻不是现实,而是有选择的、带有偏见的;其次是学会分辨,令人害怕不等于危险。
4、甩锅本能,就是把黑锅甩出去,让别人背锅的本能。当人们面对问题时,比起理性分析,更愿意找一个替罪羊出来背锅,这样能够很快地减轻自己糟糕的感受,也不用费劲去思考背后的复杂原因。最容易被甩锅的是群体里的少数人,比如,外地人、外国人或者移民。这些思维本能都会阻止我们理性思考,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出现偏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