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斵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彫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彫琢玉哉?”
工师,司空属下,为百工之长,专掌营建工程和管教百工诸事。文中的“胜其任”和“不胜其任”,是指人,还是指木?如果指木头,意思是说大木堪用,小木不堪用;如果是指人,则是说工师能胜任其职,匠人不能胜任其职。
结合下文,孟子是希望齐宣王学习工师,选拔治国的栋梁之才,而不要像匠人一样,大材小用,不能发挥贤才的大用。也就是说,孟子并没有说,大才堪用,小才不堪用,而是说要发挥大才的作用,不要弃置大才不用,或者小用。
因此,“胜其任”和“不胜其任”,指的都是人,言下之意,国君应该选拔任用治国之大才,让他们去施展抱负,发挥平生所学,为君王治理国家,而不是让他们做自己的应声虫。
孟子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以后,齐宣王不但给与了很高的待遇,而且经常向孟子请教各种问题,孟子抓住每个机会,试图说服齐宣王实施王政,并告诉他如何行王政,齐宣王态度谦逊恭敬,但是死不悔改,反而一心想让孟子为他的霸业出谋划策。
于是,孟子终于忍不住了,他含蓄地对齐宣王说:“国家要建造高楼大厦,您一定会让工师道全国各地区征求栋梁大木,工师如愿采办到了所需的大木,您一定会很高兴,认为工师是能胜任他的职务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工匠却把栋梁之材砍成了椽衡之木,您一定会勃然大怒,认为这个匠人不能胜任他的工作。
士者从小奋发图强,学习王道以治国平天下,到了意气风发的壮年,就希望能够施展他的抱负。而大王却对他说,你把那套治国平天下的王政本领先放一放,帮我实施霸道,你看可以吗,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现在大王手上有一块价值连城的璞玉,那你得请玉匠来把它雕琢成美玉,你自己是做不了的。治国也是一样,但你却让王道大才放弃所学,跟着你行霸道,您这不是要教玉匠如何雕刻玉石吗?”
齐宣王将孟子请到稷下学宫,这就像工师求得大木一样,是称职的君王,可是他却不能用孟子行王道,而要孟子帮助他实施霸道,又像匠人一样,将大木削成小木,是不称职的君王。
孟子在这里还体现出了职业经理人的思想,就是要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君王只管大政方针,确定王政的指导思想,至于如何行政,应该让大臣们去发挥所长,在治国理政中落实王道思想。
【《孟子》简读之梁惠王篇0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