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5-27.28

作者: 老彭有话 | 来源:发表于2018-09-22 06:54 被阅读3次
《清溪渔隐图》(部分) 李 唐 南宋初  来自网络

5.27[传统为5.25]子曰:“巧言、令色、足①恭,左丘明②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点头哈腰,这样的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是可耻的。内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同人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是可耻的。”

【老彭有话】所以孔子说,巧言令色装模作样的人,左丘明认为这样的人非常可耻,我也这样认为。把怨恨藏在心里,表明上却和这人非常亲近,左丘明认为这样的人可耻,我也认为这样的可耻。

一个虚情假意、包藏祸心的人,绝不是正人君子。左丘明虽然是一个盲人看不见,但还能体会到人间的冷暖。更何况我一个明眼人?“巧言令色,鲜矣仁”,万论不离其宗。

【注释】①足,站着。②左丘明(前502年—422年),春秋末期鲁国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相传左丘明曾著《左氏春秋》和《国语》两书,记录了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


5.28[传统为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①者也。”

【译文】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便自责的人哩。”

【老彭有话】孔子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见到一个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暗暗责备自己的人。

这句话让人很纠结。“自讼”“自责”是一种内心活动。这样的事怎么能被人看到呢?别人又怎么能看到这样的事呢?所以这句话目前看很有问题,但仔细一琢磨也能理解。一个人做作与否,别人能看见,自己其实也知道,为什么改不了?“自讼”无功。如果真的能自责改正,那就是一个真诚、忠信的人。

个人的修为最重要。

【注释】①讼,争辩,责备。

相关文章

  • 论语·公冶长篇5-27.28

    5.27[传统为5.25]子曰:“巧言、令色、足①恭,左丘明②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 《论语》日日谈 第27期

    《论语》日日谈 第27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一章 【原文】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②。虽在缧绁之中③,非其...

  • 《论语》公冶长篇

    《论语》前四篇是孔子思想的纲要,学、政、礼、仁,即讲个人修养,又讲学问应用,可见孔子注重个人修养,但同时也重...

  • 《论语》——公冶长篇

    选三则来体现孔子对于“入仕做官”的立场:据时势而定,时势达则积极入仕,时势不济则归隐以待。这是不同于道家“消极遁世...

  • 《论语》公冶长篇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ō),何如其知也!” 注释: ①臧文仲:姓臧孙名辰,“文”是他的谥号。臧文仲历...

  • 论语·公冶长篇

    5.1.子谓公冶长[1] ,“可妻[2] (qì)也。虽在缧绁[3] 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4] 妻之。 译文...

  • 《论语》公冶长篇

    《论语》的公冶长篇不同于前四篇,大多是对人的评析,多章为师徒之间的讨论,使语录体充满生机。 孔子的学问之道,多以用...

  • 《论语》公冶长篇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孔子的教育方针是“学而优则仕”,他让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因为觉...

  • 《论语》公冶长篇

    《公冶长》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

  • 【王鹏翔论语札记92】快来看孔子如何选女婿!

    原 文 《论语公冶长篇》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lei xie)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公冶长篇5-27.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yt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