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个自负盈亏的国企里上班,平时上班脚打后脑勺,一刻不闲,还总是加班,还经常没有加班费。问起待遇:你们一月能拿多少钱?A羞愧的说:3千多。
B在个私企,平时正点上下班,很少加班,问起待遇:你们一月能拿多少钱?B淡淡的说:7千吧。
有一天,A和B聚会,聊起目前各自的待遇。
A:我们单位全额上五险二金,午餐只要5元,单位提供体检,有健身房,过节有劳保福利(米面油),工会可以每年发蛋糕券。每年14个月的薪水,算下来一月税前收入也有6000元多。偶有计算加班费。
A还原税前收入6000,目前可支配收入5千元(含年金),有隐形福利,退休后因社保交得多,最终养老拿得稍多些。
B:只有合同工资,午餐自己解决——基本16元/餐,无其他福利,上五险一金,按最低标准上。一月下来,净收入基本在6000元。
B还原税前收入7000,目前每月可支配收入6千元,无其他福利,退休因社保缴费低,最终养老拿的少。
这样看来,如果国企能工作量合理些,小一些,那么,对比情况下,还是在国企里更稳妥些。因为企业大,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大。
A不再说自己拿的少了,B也不再感觉自己挣的多了。原来大家是差不多的。想在哪里,看自己要什么了。
想要更好的待遇,自己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硬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