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假期,侄儿侄女俩每天天不亮就往我家跑,就是为了将未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寄托在两个大学生身上。看着他们沉甸甸的书包,还有那一堆堆如小山似的假期作业,我就崩溃了。
也许是因为患上了教师“职业病”的原因,每每此时,我都会去追问教师教育:这样的假期作业有用吗?是否真的能够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出现这样大量的随意性作业的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究竟需要怎样的作业才是最有效的?
于是,又开始不停的念想。要是孩子没有了作业的牵绊,他们是不是可以享受童年的无忧无虑,享受童年生活的了无牵绊,享受童年的潇洒快乐?给自己的青春留下美好的回忆……
两个孩子都在县城小学读书,享受着所谓的最好的教育资源,可教师的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教育的阴霾之下。没有了快了,没有了自由,即便是平时的家庭书面作业,也依然是堆积如山。而教师,也是受作业所累,没有了休息时间,从作业的布置开始,批改,检查,纠错。日复一日的重复,到头来,质量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孩子们被压得踹不过气来,老师也没有过清闲。我想,这样的重复的无效的作业,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将孩子们原本拥有的对读书的点点兴趣给消耗殆尽,把对学习的热情给慢慢的泯灭,然后击垮教师的健康,还有那短暂的青春。
在新课改面前,老师们研究课堂,研究教改课改,应该成为新时代教师的工作常态。但就有那么一部分人却固守传统,不去试图改变,仍然守候着传统,还是以牺牲时间为代价去提升教学成绩,这早已不是明智之举。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需要培养孩子在具体情景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核心素养。可在现实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放手课堂,敢跨域时间加汗水出成绩的思想桎梏?我在想,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最为受伤的还有谁呢?学校,家长、老师……
想想我们那个年代上学,学习条件艰苦,四面透风的墙,在教室里冷的直打哆嗦,但那股子学习的劲头,真的不比现在的孩子差。课本简单,根本就没有作业。上学是一路蹦跶,一路欢歌,三五成群的小打小闹。放学上山掏鸟窝、下河捉鱼摸虾,回家放牛割草、干不完的农活儿。老师也经常带我们去野炊,去远游,堆雪人,打雪仗。骑在牛背上欢哥,躺在小河里戏水,玩得不亦乐乎。即便是犯了错,被老师说扯了耳根子或是眼睛皮,事后依然是蹦蹦跳跳,依然是天真烂漫。从没有学生跳楼跳河,也从没出现过心理异常的学生。
而现在的孩子呢?吃不得苦,耐不住寂寞。一部手机就可以要了他的命。早上六七点到学校,傍晚六七点回家。就一个安全问题,就足以让他们的人生充满灰色,没有了童年。吃饭上厕所都是匆匆忙忙,即便是课间十分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朝九晚五的做不完的功课,写不完的作业,根本就没有他们自我支配的时间。小小年纪承受小大人承受之重。他们怎么受得了,怎么不抑郁,怎么不出心理问题,稍不合适怎么不崩溃,抗不住时怎么不一跳了之?
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错,受伤的还有谁?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