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00)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269条辨/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00)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269条辨/

作者: 火帝养生 | 来源:发表于2024-02-06 19:38 被阅读0次

《伤寒论》第269条辨:“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原文解释】伤寒外感病已经六七天,无大热,人表现为烦躁不宁,坐立不安,这说明是阳邪,就是太阳表邪,由表入里了。

如果是伤寒六七天了以后,应该会转阳明或者进入少阳,如果是转入阳明,应该会有大热,但是,这里没有大热,无大热并不是一点热也没有,只是没有高烧。这个人表现出来的症状是烦躁不安,这可能是进入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去了,总之就是由表入里了。

太阳伤寒六七天,是由表传里,是传阳明病的时间,无大热,是因为热郁结在里,这个人就表现出烦躁的情绪出来,六七天了表证都还没有解,人出现了烦躁的症状,太阳病直接传里了。这里的“阳去入阴”的“阴”并不是阴经,是指“里”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会阳去入阴呢?

太阳伤寒六七天了没有治好,表邪不解,有可能是前医误治,阳邪乘虚进入营血。邪入血分,当然就不会出现大热的症状。中医的观念里面,心主血液,心藏神。当邪热进入心经,神明受躁扰,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烦躁,坐立不安。

由此可见,内伤引起外感,外邪乘虚而入阴血,形成“无大热,人烦躁”的症状。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人的后天生长,成长都是靠脾胃,桂枝汤出来也是一个脾胃的处方,要健脾,调理肌肉,脾主肌肉,也是解肌的处方。所以,桂枝汤也是解肌肉,是在脾胃上面使用。

我们随时把脾胃固得很好的人,这种伤寒得到的时候,他是不会传经的,不会传里,会传里,一定是脾胃不好的人。所以如果小孩不吃东西,那是脾胃的问题,强迫他吃也是不行的。这个时候用小建中汤来调理他的脾胃,当小孩不吃东西,你用小建中汤去刺激他的时候,你已经在动手去治疗他了。让他脾胃很正常,这样抵抗力就会很强。就算是得到病,都是在表而不会入里。会入里的都是肠胃不够强胜的人。

相关文章

  • 📖伤寒论条文398条(全)|学习笔记📖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30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0~127条) 伤寒论条文抄录|学习笔记

  • 2018-8-8 读经感恩日志第156周第3天

    妈妈读经内容: 1、伤寒论: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可下病脉证并治第22-1; 2、尚书 毕命第26至冏命第28; ...

  • 2018-8-7 读经感恩日志第156周第2天

    妈妈读经内容: 1、伤寒论: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可下病脉证并治第22-1; 2、尚书 毕命第26至冏命第28; ...

  • 伤寒论-少阳病篇

    三、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63条)少阳病提纲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原发的少阳病:少火被郁,风火...

  • 起例检方流程

    脉证辨病 《伤寒杂病论》是 辨××病的脉、证,并治。 1、脉 脉象只能主观把握吗?请看《脉象干支模型》。 2、证(...

  • 起例检方流程

    脉症辨病 《伤寒杂病论》是 辨××病的脉、证,并治。 1、脉 脉象只能主观把握吗?请看《脉象干支模型》。 2、证(...

  • 2018.4.12学明行经日记第68篇

    妈妈抢麦12/100 宝宝抢麦7/100 大宝读经内容: 《易经》35、36卦;《伤寒论》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

  • 《伤寒论》398条原文

    【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悪寒。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悪风,脉缓...

  • 2018.4.11学明行经日记第67篇

    2018.4.11学明行经日记第67篇 大宝读经内容: 《易经》35、36卦;《伤寒论》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

  • 道解伤寒~伤寒论条辨整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伤寒论条辨整理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先在讲第一条之前的话有几个点是各位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00)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269条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ey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