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常用来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大多数人对此类“和尚”持贬义批判,做事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卓别林式的机械地重复“撞钟”动作,对于生活没有什么目标得过且过。其实,在我心里对这类“和尚”还是蛮欣赏的:一、人家领着“香油钱”没有擅离值守,该什么时间撞什么钟,心理清楚得很,而且从没有“少撞一下”,职业道德的责任感使人佩服;其二、多数人批判人家没有思想,其实对于按时撞钟这项任务来说,这位本身就是有思想的和尚。看官总不会要求人家,变化着花样,变化着招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撞钟的技术提升吧。简单的事情还是简单着做,比较有哲理,不必为了“高大上”的形式主义,要求人家简单的事情复杂着做,本身没有难度非得创造出难度,以提高职业的“潜规则”神秘感!。
现实生活中“和尚”的分类是很多的,有念经的、有扫地的、有打水的、有化缘的等等在其职业领域分类很多,可谓不计其数。但不能乱了套路,谁的任务就得谁干,不能撞钟的想去念经就跑去念经,结果“钟”没人管了;该扫地的跑去化缘,结果“地“没人管了;凡事得有一个集团协作性,就好比十指弹琴一样,个人有个人的分工,个人干好个人应该干的事。实际生活中除了”东跑西跳“自愿者和尚以外,还有一部分既不撞钟,又不化缘的闲散和尚。不出工又不出力,用鲁迅老人家的话说:”站墙跟的“。自己不参与,但批评起别人来煞是厉害,“经文”头头是道,“经书”更是无所不知、此刻把自己当成无所不能的大罗仙人。此辈“和尚”于是坐在“蜗居”室里,发出一道道“金牌”号令。这么干?遵循着什么理论?;那么干?符合什么原则?做和尚就得有和尚的情怀。其实,现场在哪儿?现场是什么样的?现场的情况怎样?并不知晓。只是“寻思着”应该是这样或那样。把复杂多变的现场,想象成按模块生成的“九宫格”,自比一统天下的刘伯温。怪哉!明明是和尚身份却摇着羽扇扮演起道士的“智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