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生死,

作者: 肖K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2:17 被阅读26次

    莎翁先生有一句话说得比较直白,他说:“唯有上绞架和结婚是命中注定的。”当然这话有些过于悲观了。但死亡这件事却是没有谁能逃脱得了的,那么,既然逃脱不了,是否可以找一个至少拖延它到来的办法?最次也让我们可以平静的面对。有吗?当然有,虽然,只是一种自我欺骗的方法,但,至少人们还是非常乐意活在他人为自己编织的谎言当中。

了生死,

正如,吃成一个皮球的胖子他家一样,很自然的,家里至少有两样东西是没有的,一样是镜子,一样是磅秤。这叫眼不见心不烦。没看见,也就不会去想,不想哪有焦虑产生?所以,快乐永远伴随左右,竟奇迹般的活到了天年。于是,人们似乎也想追逐胖子的天寿境界,至少,死于天年是不会吃亏也不留遗憾的。

    当然,我们是引以为自豪的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既然要玩这批货,那也要先从本土的节目玩起。所以,本土道教曾盛行了好长一段时间,各各道观人丁兴旺,终日香火萦绕。各地善男信女纷至沓来,祈求风调雨顺,长生不老,而甚为虔诚的先生女士便是要入道修炼,化羽成仙。当然,入道费和成仙确认证书价格一定不菲。具体多少?我们没问。当然最终解释权还在观里,而我们又不是能掏得起这笔费用的人,所以问了也白问。但不管怎么说,这是离天堂更近了一步,心情也平静了很多。就是理念,方法,学起来步骤繁杂,艰深难懂。既要气运身形又要掐诀念咒,就这样还总会把咒念错,而这一念错就要走火入魔,一走火入魔就要堕入邪道,那将永世不得超生。很显然,这样的练法熬到天年的保险系数也太低了。所以这很可能也是一直以来本土宗教在不断走向没落的原因之一吧?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事儿一点都不假。曾经一苇渡江的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不远万里,落户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少室山,面壁九年,来等传法之人,随身携带两本绝世武学《楞伽经》和《洗髓经》,而这两本印度版本的第九套广播体操式的体育手册,在我们看来就是《如来神掌》般的武功奇书。那么,有这两本书,然后按照他这个路数,把自己变成神仙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顺利,《楞伽经》的教义是叫我们出世,什么意思呢?它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欲望和烦恼,罪恶和苦难,你要留要么走。而要想得到解脱,就必须坐脱立亡,离世而去,当然,去的地方都选好了,那就是西方极乐净土,而且不再回来。而这后一条是让我们东方人很难接受的,因为落叶归根,故土难离呀!当然怎么可以这样呢?我的田,我的地,我的老婆和妾姬,我的房,我的钱,我的地位和权力,该怎么办?古人云,向死如生嘛!就是死了的生活也要跟活着的一样,好家伙!你一个不回来,那将好过了谁?人嘛!都是自私的动物。再说,谁知道去那儿会不会水土不服,会不会没有姬妾围绕?这都是问题!不学不学!也不去!所以说,不管传什么经布什么道入乡随俗很重要。这里并不一定说的都是人要变通,外来的法门遇到的这种情况也要找到一个改头换脸的方法。

    而这事儿就发生在禅宗第六代传人,慧能禅师身上,他的法门极为简单,名曰,戒定慧,就是,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放弃执念,生慧成佛。一个人只要放下欲念,持戒修身,禅定静思。便能心生智慧,了断生死,成为一个觉悟的人。于是我们发觉这个节目的玩法,相形之下,要比本土道教的成仙之路更为简便易学。一般说来,容易入脑的观念与方法,操作起来也不复杂。于是乎,上至达官富商,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抱着了断生死,跳出轮回之苦往生极乐净土的崇高信念。前往曹溪山听慧能大师开坛说法。至于,有几个能在这一刻受法开悟了生死,那就天晓得了!

    还是蒙田老先生那句话说得在里啊,他说,“人死后灵魂会融入到宇宙的灵魂中去,经过反复的撮合,我们就变成了宇宙的一部分。”可问题是,我们无论生死实际上都是茫茫宇宙的一部分。当然,蒙田先生的说法,可能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我们在临终时,走得不会过度紧张。是啊!既然我们都是自然而然来的,那为什么要带着这个世界的焦虑去呢?

相关文章

  • 了生死,

    莎翁先生有一句话说得比较直白,他说:“唯有上绞架和结婚是命中注定的。”当然这话有些过于悲观了。但死亡这件事却是...

  • 知生死才能了生死

    水是生命之源,在人为精智,息是死之归宿,在人为魄息。所以知精智合魄息是为整合生死,人有承受记忆产生的受精,攒钱财物...

  • 怎样了生死

    转载 梦老和尚曾开示: 怎么了生死? 了是明白的意思, 要明白生死是苦, 明白了就要修行。 怎么修? 话要好好说,...

  • 逾越了生死

    问世间,有什么东西可以超越生死的? 如果有的话,我想一定是感情。 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就是人有感情。 其中,有爱情...

  •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在云栖为闻子将子与母氏说)

    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

  • 学佛了生死

    佛法必须首先与自己的生命连接,然后再谈对国家社会的利益。书生、学问人学佛,往往好高骛远,根底不牢,隔靴搔痒,奢谈无...

  • 了本生死经

    了本生死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于是贤者舍利弗谓诸比丘言。诸贤者。佛说若...

  • 了生死,出轮回

    从来都不太喜欢在网上写东西,但始终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写点什么,所以第一次在网上写这么长的文章,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以后...

  • 曾仕强遗作 ——“了生死”

    有幸得见曾教授的遗作,不敢独享。(侵权删除) 一、为什么要了生死? 人生在世,经历各不相同,却无一例外地殊途同归,...

  • 《生死疲劳》是不是对生死有了疲劳

    初次接触这本书,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莫言在43天内完成49万字,毫不夸张的说,第一次认识莫言。 书本中讲述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生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iv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