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喜乐拆书】第二十四期写作营
363-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十七天

363-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十七天

作者: 红尘修行的鱼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9-16 12:04 被阅读0次

前天读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敏:其本义本义是做事动作快捷,即《说文解字》所谓的“疾也”,后延伸至勤勉努力、脑子反应快等。

慎:最早见于金文1,其本义是小心,即《说文解字》所谓的“谨也”,由此引申出忧虑、务必、确实、用大绳引棺就殡所、依顺等含义。

我的理解:壹个人如果能够很快的找到做事的路径或者事物的规律,可以很快的完成一件事,而不是一接到事情就是夸夸其谈,或者抱怨不休,就是接近道了,毕竟道之道,在明明德,在日用,在仁在智!

我的感受:我前几年对于各种突发工作总是回抱怨,从内心深处感觉烦躁,不理解上头的想法,觉得就是和我们底层故意作对,虽然,每次任务也完成了,但是,自己累的要死,情绪还经常崩溃,那时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像SB,没有一个人愿意接近我,感觉自己做的累死也没有人看见。整个一负面循环,家里人也很烦我,自己也很烦自己。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感觉这样的状态不对,想要改变,心情好也是做事,心情不好也要做事。于是,开始琢磨做这些事情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而是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去看,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目的是什么?这个时候,发现了以前很多被忽略的问题,问了自己这两个问题后,发觉工作的问题在哪?自己可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时候,领导不一定要求你完成他制定的目标,而是要求你做就行,尽力做了 就能保障大家的权益,做的好你好我也好!做的不好,态度端正也行。于是给自己松绑了,有时候,领悟到领导的意图,就可以把工作做到前面,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工作上,找到事物的本末,终始就是好学了。

生活中也是这样,一件事为什么大家约定俗成这么做,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找到这些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可以做到哪一步,我可以改到哪一步,我如果想改变这个,我可以从何处下手,事半功倍,与人交流,亲密关系也是如此。我和你关系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与你建立关系的目的是什么?我有哪些方面是可以接纳,哪些是接纳不了的,如何合理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伤害对方,也是道的一种。也需要我们好好学习。

今日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无谄:谄者谄媚,卑屈于人。

无骄:骄者矜肆,傲慢于人。贫多求,故易谄。富有恃,故易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一本“乐”下有“道”字。贫能无谄,富能不骄,此皆知所自守矣,然犹未忘乎贫富。乐道则忘其贫矣。

好礼则安于处善,乐于循理,其心亦忘于己之富矣。故尤可贵。

译文:子贡说:“贫人能不谄,富人能不骄,如何呀?”先生说:“这也算好了,但不如贫而能乐道,富而知好礼。子贡说:“《诗经》上曾说过:像切呀,磋呀,琢呀,磨呀,不就是这意思吗?先生说:“赐呀!像这样,才可和你谈诗了。告诉你这里,你能知道到那里。”

我的理解:如果一个人贫穷时不谄媚,不卑躬屈膝来求得资源,富贵时不骄横,这样就很好了。可是孔夫子说:这样虽然也不错,但是 不如虽然身处贫穷,但是内心安宁,安贫乐道。富有的人则尊崇礼仪,对人谦逊有礼,对自己按照礼仪标准要求自己,这样就像诗经一样,经过切磋琢磨,由顽石变成美玉,这样的人间,这样的世界就是可以言论诗歌艺术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多么美好啊!

我的感受: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就已经很难做到了,贫穷的人为了求得资源还能保持尊严,求之有道,而不是卑躬屈膝,就很难得了,有资源的人,不因为自己的资源而骄矜,也是不错的人 可是孔夫子有更高的要求,贫穷的人安贫乐道,不为物质而苦恼,乐于学习,不卑不亢,保持自己做人的尊严和底气。有资源的人则按照君子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不骄不矜,保持谦逊有礼的状态,做到这样的状态几乎都是圣人了。现在我们不是有钱人忘乎所以,贫穷的人削尖脑袋谋出路吗?

相关文章

  • 正解《论语》第十一:理解,是难中难!——《论语.子罕篇第九》十新

    正解《论语》第十一:理解,是难中难!——《论语.子罕篇第九》十新解 2017-09-23华世国学名嘉汇 《论语.子...

  • 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能说!——《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一新解

    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能说!——《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一新解 2017-09-17华世国学名嘉汇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 2017年的读书笔记

    第44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第43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 《论语》日日谈 第4期

    《论语》日日谈 第4期 吴华平新解 本章为《论语》:为政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疑②,慎...

  • 《论语》日日谈  第16期

    吴华平新解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十一章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①。"子曰.“枨也欲...

  • 红尘修

    红尘有修行, 修行在红尘。 红尘不红尘, 只在修不修。 修行不修行, 不在尘不尘。 离得红尘修, 亦非真得修。 日...

  • 论语D1: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学而篇第一·(一)(二) 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 《论语新解》

    论语学而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白话 夫子说:父亲在的时候,要看...

  • 论语新解

    论语学而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白...

  • 论语新解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钱穆白话释义 有子说:“与人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63-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十七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jw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