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老话常谈孩子的学习,期中考试结束了,成绩出来了,就那样吧,不高也不过低;大宝与上次月考成绩相比退步了,年级名次还未知晓;二宝考的就是他平时水平;在考前、考中、考后,我明显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力;二宝二年级临考试前作业量很大,作业都要求家长对照答案判,对老师有很大评判,家长判了改了你知道孩子哪里错吗?可以感受到孩子每天困扰写作业;大宝换了班主任后,整个班级管理松懈,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懈怠,好像一切验证了一点考不好,这是必然的结果
即时反应: 好无力,不要让我管他们了
身体反应: 心紧,喉咙处总提着什么东西
内在对话:
我再怎么付出结果都是一样的,一点价值也没有;他们就是学习不优秀的孩子,已经注定了,我就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呀
内在感受:让自己接受,接受不了,很无力
勾起的情绪:
童年面对那个不好的结果或自己做不了的事,我感受到的就是自己不够好,做不到,被否定,我认定自己就是父母嘴里所说的样子;我很用力的做,会有好的结果,也是短暂的
限制性观念:
没有好的结果就自我否定
用力才会有好的结果
临在中看到的真相:
1.我期望他们成为我小时候的样子,学习优秀,成为父母的骄傲.不好的结果是我自己内在的期望
2.陪伴过程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掌控,停下来回到自己,这个过程选择允许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来
3.孩子们时常勾起我自己的无力
可做出的调整:
1.我能感受到两个孩子的努力,面对不好的结果内在很拉扯,面对当下的状态,重新选择,相信孩子们自己的力量
2.看到自己,不断觉察面对自己的这个点,我不够强、优秀,自我的否定,看不到自己的一点努力(2020年松动了很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4667939/f3f6a11dfa75a9e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