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妈妈有一次外出看病,所在旅馆仅剩一间四壁无窗的房子,妈妈果断拒绝了,不在于其他条件,只因无窗,心便无处安放。
今天去到姥爷家里,80年代的房子已沧桑斑驳,但明净的窗户还依旧,姥爷透过窗户,看到了我们两个,欣然而出。
做饭时间,我也透着窗户,看着这个充满了岁月痕迹的院子,看到了洗衣服的妈妈,看到了收拾菜园的姥爷,也看到了自己眼中的雾气。
一扇不大的窗,却记录了岁月的星星点点、酸酸甜甜,姥爷背驼了,妈妈头发白了,院子里的热闹喧嚣如今散去了,只有新来的小狗悠哉的享受着日光,当着岁月的过客。
不觉感慨,正是这一扇小窗,姥爷目送了妈妈兄妹几个的迎娶出嫁、来来往往,也目送了亲人老伴的生死离别。各种人生滋味,尽然,也不尽然。
教小说叙事学的老师说,得将个体放在时间的长河中去定位,然后个体的情感才可叙的透彻,讲的动情。
的确,不知何时,自己也从窗外人变成了窗子里边的人,开始慢慢读懂这扇窗,读懂岁月的匆匆,读懂情感的延续。
现在外求学,而后或许还会在外打拼,大大小小的挑战让自己不由得靠近窗边,想去透透气,去加加油,去净净心。
想来这也是靠窗座位抢手的原因,大家都有着或繁或简的情感,需要从小窗透出去,和初心相牵,和未来相连。
近来读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前半段的叙述是令我压抑的,情节吸引着我,但就是有要窒息的不快,终于,跟随哥哥内斯的脚步,从平静的令人想逃离的屋子里,找到了一扇窗户。
哥哥看向星空的窗户,也是梦想放飞的窗户,不觉间,我仿佛找到了书中的氧吧,呼吸畅快了起来。哥哥是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因为心灵有了呼吸的净土,打开了连接现在与未来的心窗。
视角拉回现实,心窗紧闭仿佛已是常态,不在意窗外的世界,的确可以让自己加快脚步,但也会错过岁月河畔应有的景色,忽略掉窗里窗外的情。这样,情感会慢慢枯竭,因为没有所谓的延续,梦想会悄悄褪色,因为少了所谓的期待。
所以,生活再忙,记得靠窗,让情感有所寄托,让心灵有处安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