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荐书简友广场遇见
名士风度——读汪曾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名士风度——读汪曾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作者: 蚁叔 | 来源:发表于2019-06-29 16:15 被阅读1次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最终落脚云南,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寙陋而辉煌。校内唯一的瓦顶建筑是图书馆,其余或是铁皮顶或干脆就是瓦顶。学生宿舍土墙草顶。土墙上留一方洞,直插几根带皮树棍,就是窗户。除了二十张双层木床,宿舍内再无余物。学生以床为椅,搭肥皂箱为桌,思想上的发明创造就在这样的桌子上诞生。食堂饭是红糙米,带着木头的涩气。饭里什么都有,砂砾、耗子屎,联大学子戏称为“八宝饭”。就是这样简陋的大学,却聚集了一大批当时著名学者,流光熤烁,吸引了一大批热情追求真理和学问的有志青年前来求学。在追求真理和学问的一群人中,汪曾祺自述自己是冲着学风自由、可以吊儿郎当来的。因而在汪曾祺笔下,联大隐了一份激昂慷慨,多了几分名士风度。

    点燃烟斗,打开正楷书写的毛边纸笔记本,“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这是联大教授闻一多先生开讲楚辞。果真有一般名士的放浪形骸。闻先生不仅有名士的风度,更有名士的学问。平日都在图书馆潜心研究,有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名号‘何妨一下楼主人’。讲古代神话,自己用毛边纸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图像,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甚至吸引工学院学生穿过一整座昆明城前来听课。讲晚唐诗,又能与西方印象画派相联系,可谓博古通今,交通中外。

    沈从文先生是汪曾祺的老师。沈先生极其勤奋,涉猎极广。看一本书,书本空隙,并粘上的纸条,全是批注。很多书上做了题记,或记往事,或抒感慨。“雨季已过,无虹可看矣。”“某月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此类颇有几分文学家的浪漫主义色彩。沈从文买书,不仅自己读,很多时候都是准备借人的。联大学子很多人手里都有一两本从沈先生处借来的书。沈先生对美有一种炽热的追求,平日还喜欢搜罗各种美术工艺品,但是他不是认为奇货可居,只是喜欢其中蕴含的的美,最终那些工艺品就和书一样,多数落入了学生友人之手。

    沈先生在联大教授写作,很少批改,多给学生习作撰写评语。评语一般很长,甚至比文章本身更长。大作家“执笔则为文”,那些评语,其实就是一篇篇文学随笔,文笔很讲究,往往蕴含沈从文的独特见解。沈先生还就学生习作挑选与之相近的作品给学生看,比较学习。甚至沈先生还有为了给学生示范有意实验各种方法写的小说集《沈从文小说习作选》。没有大手笔,少了实精神,写作是教不会的,作家也是培养不出来的。沈从文朴实的教学中可见这位先生的大手笔和实精神。汪曾祺经历的老师很多,却唯独写了一篇《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除了沈从文先生率真浪漫的情怀,勤奋执着的学问态度和朴实有效的教学外,更有先生弟子意趣相得,亦师亦友的原因。汪曾祺常去沈先生家借书,二人也经常一起四处搜罗观赏美术工艺。汪曾祺成为作家,我想沈先生的言传身教是至关重要的。

    还有讲古文字学的唐立庵先生,自告奋勇讲“词选”,用无锡腔调吟唱一遍,自己说声“好!真好!”就讲完了。没有多讲,学生却从吟唱中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了词的意境、词的美妙。吴雨僧先生讲红楼,看到女生没有凳子,便自己动身往隔壁班搬来凳子,男同学见此,多也随雨僧先生一起去,其怜香惜玉如此,活脱脱一个贾宝玉了。

    联大教授多名士,联大学子似乎也是奇人辈出。昆明常有日本飞机空袭,不少人在沟壁修了私人专用的防空洞,有意思的是洞中对联。“人生几何,恋爱三角”,“见机而作,入土为安”。飞机轰炸之下,颇有几分闲情逸致和慷慨豁达。有时快要下雨,解除空袭警报,总有一位侯同学一马当先跑回学校搜罗雨伞发给女同学,可谓得了雨僧先生的真传。还有轰炸来临,不去躲避,专心煮莲子的广东郑姓同学,炸弹在身边飞啸炸落,却仍然面不改色的搅拌冰糖莲子。虽然没有介绍这些学子的学问如何,但名士风度确是学了个十足十。

    汪曾祺笔下,不仅联大,甚至昆明人也是异士众多。翠湖图书馆管理员,钟随人走。上班后把钟拨到八点,过了两三个小时,老先生就把钟拨到12点,下班,真是一个妙人。白马庙一个哑巴,作画成痴,四处留画,甚至在粪桶上也画上串枝莲。粪桶上描花,难见。

    国难当头,百物飞腾,人心浮躁,联大师生都有一股率真自然的名士风度。平平静静做学问并自得其乐,泰山崩于前而能谈笑风生,对复兴民族大业不失信心,不颓唐,不沮丧,追求美和真理,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文化科技人才,这是联大对中国的最大贡献,也是当今教师和教育的至高范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士风度——读汪曾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pp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