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

作者: 天堂鸟5494 | 来源:发表于2020-03-24 23:19 被阅读0次

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有一辑名为联大师友。

西南联大,即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我不是第一次听说它,但一个学校而已,有什么要紧呢?从汪老笔下,我才了解到战火纷飞中那一代人的青春,这个中国建校史上短暂却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口气读完联大师友,不过瘾,去百度查西南联大。之后又看了西南联大纪录片。

然后我震惊了:西南联大仅仅8年11个月的存在,在日军时常的轰炸中,在艰苦的环境里,为中国、为世界输出了如此多的人才,为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

在陈寅恪、朱自清、闻一多、梁思成、陈省身、华罗庚、朱光潜、沈从文等名师的指导下,先后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朱光亚、汪曾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展现在眼前,这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于西南联大缓缓升起。

不可否认,西南联大的师生都是天之骄子,本身就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然而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战争期间,能沉下去,潜心做学问,搞科研;能浮上来,毅然从军,奔赴战场。这种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精神多么可贵!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闻一多抗战不胜绝不剃须,陈三立以死明志,陈寅恪放弃治疗眼疾...... 他们有思想,有学识,有追求。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西南联大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在深爱的这片土地上,在汇集了名师的西南联大,得以自由、茁长的成长。

苦难非笔墨所能形容,但在苦难的土壤中扎根的幼苗,总是格外坚毅顽强。风霜雨露都是小菜一碟,狂风暴雨也能从容面对,只是一味地汲取养分,努力扎根,努力生长。

终有一天,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为了国家的脊梁,承载着整个民族的梦想和希望。他们不惑,不忧,不惧,仍是奋力向上,用热血和年华去践行生命的本真,托起整个民族的重量。

天晴了,雨住了。

但民族的精神不倒,国家的脊梁不弯。他们仍然挺立着,为后来者指引方向,向追随者传递力量。

苦难的洗礼铸就了西南联大光辉灿烂的历史,享誉内外的联大校友将永远被民族铭记。

时代的苦难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我们无比幸运和幸福。没有炮火,没有硝烟,在安定祥和的气氛里,我们可以轻松、自由的获取知识,怎样过好这一生,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苦难可以过去,创伤无法抹平。

有些精神是要铭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相关文章

  • 西南联大启示录

    最近看了两个有关西南联大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和《西南联大》,读了汪曾祺的《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现在仍...

  • 《西南联大》观后感

    带着三个问题看了纪录片《西南联大》,这三个问题分别是,西南联大成功在哪里?西南联大为什么这么成功?西南联大...

  •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这些卓卓生辉的师生们,无疑都有一种特点,那就是专注,对自己所学的专注。在那段时不时就遭遇敌人轰炸的...

  • 西南联大

    很多专家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西南联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

  • 西南联大

    如果说中国史上最成功的,最使人念念不忘的教育机构,当数西南联大了。这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媲美国外一流大学的中国大学。蔡...

  • 西南联大

    寒假已经决定了,去大理,之前还在考虑要不要顺道去昆明,或者说去昆明都计划去哪,刚刚打开日推,推了一个纪录片...

  • 西南联大

    最近在喜马拉雅听谢涛老师演播《南渡北归》,听抗战时期民国大师们的命运变迁。 如果有一个时光机能带我回到过去,做为一...

  • 西南联大

    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有一辑名为联大师友。 西南联大,即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我不是第一次听说它,但一个学校而已,有...

  • 西南联大

    3月10日 重走故地(7) 说起南湖 你一定会想到红船 可你未必能想起 朱自清和闻一多 这是个偏远的地方 一群读...

  • 《西南联大》

    虽然民国时期中国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破败凋零,但就是这样一个混乱纷杂的时代,中国的教育界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孕育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南联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ua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