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识心达本”是修行密要

“识心达本”是修行密要

作者: 慈勤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13:41 被阅读0次
“识心达本”是修行密要

陇上鼎然示语:当乌云遮日,迷人不识其黑暗之所以然。妄生恐怖,以为自己的眼睛瞎了。疯狂浮躁,痛苦绝望。突有人指示其不是眼睛的问题,而是乌云暂时遮盖了太阳。请先稍平心态、缓和思维、柔和呼吸、寂静无念,光明自出。其人善听而从之。不一会,阳光浮现,黑暗彻底消失顿显原本明净之色。其人大悟,一切癫狂浮躁,当念冥灭。内在安详寂静平稳,此刻不再怀疑是自眼睛有问题,也不再怀疑阳光绝非被云所遮而自黑暗。至此,一切明朗,然然清净。佛境显露,自心明澈。

一个不明本心的人,纵然如何地坐禅、如何地思维、又如何地苦修、如何地善良,也不可能活得彻底自在和圆净,更不可能善度众生,令其彻底觉悟。这就象,不愿意放下自心当中的贪爱和妄想,纵然是读一亿本佛经、听闻十万个善知识的开示、明白十亿万个法理、坐万亿年的禅定、思维无量的禅语,亲闻不可数的诸佛如来开演,也终不见自在和解脱。经云《阿含经》:佛灭度作最后开示……若不识心达本,纵然在我身边,也不得觉悟。若识心达本,纵然离我千里,如同在我身旁。

这就好比坐在船上的众生,在遭遇狂风暴雨袭击的时候(大烦恼和大贪爱),都不愿意把自己一生辛苦得来的随身珍宝(其实就是根本无明)投向大海,结果船因为负荷太重,在狂风和暴雨的摧残下,一船人都葬送大海,无一生还。众生常沦落 在六道,不得解脱,不就是舍不得自心贪爱和妄想这些看似是“珍宝”其实就是垃圾的“玩意”吗?这些行为不就是三岁小孩在垃圾堆里捡了几块小石头,以为很“值钱”而贪恋其中,不愿舍弃其实是一样的道理。难道世俗凡夫根基(智商)果真比三岁小孩智商就一定高吗?我看未必,有时候还真不如一个三岁小孩的智商精妙。

一条毒蛇外表看似很美丽,很诱人。没见过毒蛇的人一看见其漂亮诱人的外表,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而这“一下子”就是你无量劫所带的贪业,在今世遇缘而浮现了。这就说明过去世没有好好修行,自心贪爱没有彻底清除,自然在死后,因业力的牵引,你还是要在轮回中,携带这些贪业沦落他道,也自然继续遭遇这些贪业的再次折磨,其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当这个人被这条毒蛇的外表所吸引后,自然在贪业的指示下,伸手去“拿”,结果被毒蛇攻击,在三四秒钟后,此人因中毒而死亡。死亡后的“中阴”依旧继续轮回他道,继续遭遇贪业无限的折磨,直到“活活累死”而终不得自在。尘世间的众生何尝不是如此的愚昧呢?他们自心当中的贪爱和妄想,本身就在时常诱导自己念念攀缘、念念算计、念念贪婪、念念嗔嫉。这样的众生,在每一念贪婪生起的时候,不知道被“毒蛇”攻击了多少亿次了。难道这样的众生果真麻木不觉?果真不“死”?其实,早已经在念念当中体会六道的巨苦了,还一无所知。譬如:如今的世俗众生,哪个活的真实自在?哪个活的洒脱空净?哪个活的圆净智慧?哪个又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似在人道做人,而有的人却活的还不如一头牲口自在。为什么要这样说?答:自心愚痴不灭故!譬如:如今的所谓“出家人”天天忙于外界应酬、天天拍那些达官富人的马屁而造声势、天天算计如何扩大寺院的规模、天天“苦思冥想”如何拉拢更多的居士赚更多的钱、天天钻在没人的地方尽搞些见不得人的“神通”、天天吹嘘自己是出家人如何如何的有福报、天天搞些敲打念诵求神烧香误为修行、天天占卜算命看风水以为是神、天天宣讲密法展示所谓的妖通鬼通以为是神通来欺骗大众、天天坐在庙里懒惰生贪、天天披着金袍“盔甲”坐在莲花宝坐上以为是佛,受人膜拜,沾沾自喜。而不去天天降伏自心贪爱和妄想、天天不去如实修证自心愚痴很嗔嫉、天天不让众生从心觉悟而误导众生迷相妄求净土。他们这些所谓的“出家人”和所谓的“密宗上师”,其实念念都在造孽,刻刻不得自在。为什么?愚痴滋扰故!

有的人因为自心黑暗(愚昧),所以总把一切痛苦和嗔恨怪罪于外界,却忽略了自心黑暗(愚昧)才是根本。若心光明,外界哪个“东东”果真让你生起烦恼?外界哪个“玩意”使你难受和憎恨?你的这些烦恼和憎恨,分明是从自心而发,否则,你为什么因为烦恼和憎恨,而感觉到痛苦和绝望呢?这些痛苦和绝望的感知不就是你自己在感受(受报)吗?难道外界果真让你生起了烦恼而产生憎恨?譬如:当你看见他人贪婪赚钱、看见他人对待自己的父母随意打骂、看见他人,贪污腐败、看见他人奢侈消费、看见他人买弄风骚、看见他人,耀武扬威,你就,受不了了?你就难受了?你就痛苦了?你就愤恨和报复了?我就请问你:你因为这些如梦幻泡影的虚相而烦恼憎恨,你活的自在吗?你还哪有自由可言?你不就是象一头牛(畜生)任其他人随意牵引(玩弄)吗?你又怎么可能,活出自己的自在呢?你又怎么可能有真正的慈悲心和真正的大智慧心来降服外道以及魔子魔孙呢?你不就是一个十足的凡夫,终究将在烦恼、憎恨、痛苦、绝望、无奈、迷茫中活活折磨死,也终究在外界一切幻影的戏弄下,忧郁而死。这样的凡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因为,自心愚痴而无大智慧故!

当一个人无法战胜这个世界时,请回过头来先战胜自己。自己战胜了自己,这个世界也因你而战胜。 ——(陇上鼎然)

“识心达本”是修行密要

佛经言《阿含经》:一切比丘,清净自活。

如何识心?要善于时常观察外界一切色相生灭无常;于内要善于时常觉察一切贪爱和妄想的生起皆是虚妄。要如实觉照、如实思维、如实消融、如实清净。虽然有些人知道人生是苦。但苦的根本却一无所知。人生是苦,只是苦相,并非是苦的实体。而苦的实体,就是自心爱贪的滋扰。你若贪的少些、欲的轻些、淫的淡些、狂的稳些、嗔的轻些、恨的柔些、求的空些,你若不自在、不洒脱、不逍遥。你来拿我鼎然当手纸去擦你的屁股,我鼎然毫无怨言。

众生因欲而生爱贪、因爱贪而起所求;因所求增长爱欲、因爱欲妄造因果;因果报而起恐慌,因恐慌而绝望无助;因绝望无助,而生愚痴;又因愚痴,而继续贪恋。因贪恋而继续所求。因所求而继续增欲。就这样,循环往复地造孽,再造孽。受报再受报。轮回无限,何时清醒?

当菩萨看到众生如此愚昧,黯然泪下,发愿,跳入欲海,随顺众生,清净善度。诸佛如来看到菩萨如此慈悲,如此辛苦,也为之一震。也来到世间,化显人相,净度众生。虽然,在诸佛如来眼里,三界之内,本是梦幻。但诸佛如来,慈悲无舍。能让一切幻众明达本心,彻底出离三界,得清净自在界,岂不如意?何故?本心清净,非虚非实、非幻非真、明净空寂,恒常不动。

诸多世俗凡夫,不解如来乃是清净化念,随众而显。因众本性与如来同一命脉,故如来无所来也无所去、无所度也无所不度、无所寂灭,也无所非寂灭。众生但识本心,与如来何异?为什么?心、佛、众三无差别故!《菩萨戒经》云:及时豁然,还见(xian)本心(鼎然提示:大家一定要注意,见性,这个“见”是“xian”而不是“见”。性能见xian一切,而不是性能见一切。诸多一知半解的学佛愚夫,竟然连这个字都搞不清楚,妄说见性,实在造孽!)。

“识心达本”是修行密要

识心后,才能达本。而达本,就需要去实修禅定了。明心后,犹如,知道了一切苦,无非自心所造。一切因果轮回,也无非自心妄起。一切烦恼痛苦嗔恨,也无非自心业力所化。然后,下一步才是进入“达本”阶段。那就是要进入深度禅定,如实觉观、如实入空、如实冥想、如实净识、如实彻悟了。

达本后,还需要继续“善解无为”。也就是,从禅定中出离后,要融入“红尘”继续打磨自己清净觉相能与世俗众生不相排斥。而能善起净觉,善知因缘,随缘度人,心无所希求。此无所希求,就是善解无为。

善解无为后,还需要继续打磨本性彻底净朗。这就是进入寂灭实性涅槃……

以后有机缘,鼎然继续接着为大家深入经藏(禅定),浮现智慧如海(真空妙性)。

相关文章

  • “识心达本”是修行密要

    陇上鼎然示语:当乌云遮日,迷人不识其黑暗之所以然。妄生恐怖,以为自己的眼睛瞎了。疯狂浮躁,痛苦绝望。突有人指示其不...

  • 鼎然文章:识心达本是修行密要

    鼎然文章:识心达本是修行密要 当乌云遮日,迷人不识其黑暗之所以然。妄生恐怖,以为自己的眼睛问题。疯狂浮躁,痛苦绝望...

  • 问师能否说灵魂是“我”?

    问: 能否说灵魂是“我”? 索达吉堪布答: “灵魂”就是心识。 在没有细致观察时,暂时可以说心识是“我”,这颗心识...

  • 陇道子为《阿含藏》群修学人秘密言说修行禁忌2018.2.4

    修行人切莫认知一切心识悟境,因认知易生贪着堕于我见成生死想所以切莫认知一切心识悟境! 修行人切莫於一切心识境界视为...

  • 达照法师《一股清泉》——数沙

    .达照法师《一股清泉》——数沙 二 修行别无难处,只是歇!将心歇下时,一切分别识心断尽,看自己:一丝念头也没有,毫...

  • 本觉和意识(乞者鼎然直示实义系列)

    本觉和意识(乞者鼎然直示实义系列) 什么是本觉?本有的灵性即不生不灭性。在深达各种禅境,心识的无常变幻始终被本觉所...

  • 人生不过一场修行(1)

    说修行,道修行,何为修行?要修得什么? 修行乃修心,吃饭是修行,睡觉也是修行。不必参禅,不颂经,心定方是真修行。 ...

  • 修我愤怒尊是修摩?(2021.3.13)

    有修行看到密教的本尊很吓人,就认为密教属于魔教,修密本尊就是修魔。我传承本尊有我传承有各类普巴金刚 除秽金刚 手金...

  • 真言三密修行問答(密岩尊者 觉鍐上人)

    問。真言行者三密修行行相如何。 答。真言行者。若欲修行本尊三密者。先須知三密實相也。若不相應實相。三業萬行。皆虛相...

  • 禅之密 中脉法

    禅之密 中脉法 左中右三脉 今天给大家讲讲中脉,人为什么要修行?修行有什么好处?修行最终要打开什么,要明白什么?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识心达本”是修行密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pt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