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上开始写文到目前一共有5个月,中间断更过两个月,文章的阅读量一直变化不大。我看过一些优秀作者的分享,5个月其实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为什么5个月我的文章阅读量一直没有提升呢?
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呢?
先把文章质量这个最硬的指标放在一边,因为文章质量不能一蹴而就 。我们先从可以马上调整的方面寻找原因。
一,平台的重要性
我读书时曾经在空间写过很长时间的日志,阅读量,评论数和点赞数都非常稳定。那时我非常享受大家的夸奖,却忘记了由于平台的限制我文章的读者基本都是我的朋友和同学,而他们甚至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不能给我中肯的评价和建议,就算有人想提意见也可能碍于同学面子而不说了。这个结果导致我的文章质量几年内都没有质的飞跃。
现在也有作者喜欢把文章发到盆友圈(不是公号)来追寻一种曲高和寡的优越感,我觉得这和发QQ空间具有一样的局限性。
我认为文章质量的提升除了不断的阅读输入外更需要不断接受读者反馈。如果你的文章只是在小范围内输出我认为对你文章提升不会有大的帮助。毕竟天才型作者只是极少数,对于大部分作者来说,闭门造车很难出好作品。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迭代得太快,光靠自己阅读接收信息远远不够,而同行专家评议及读者评论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灵感,可以适时地反馈进作品中。可能有人要批评我故意迎合读者口味,诚然有小部分作者只是单纯地享受写作的过程,写作对他们来说只是自己内在的一种表达,以前我的写作就是这样,但即便如此,读者的一个赞也会让我高兴半天。对于大部分作者来说最希望被读者认可,这就和厨师的菜需要被食客认可一样,首先我们得搞明白读者的口味。
这就显示出平台的重要性。
简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尤其是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每天有那么多文章发布,读者为什么要看你的文章,你的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什么思考,强大的竞争迫使作者不断去改变自己的创作,提高文章质量,从而快速成长起来。
二,持续坚持写作
经常有人会说某位作者水平一般为什么成了专题的推荐作者,其实专题的推荐作者很简单,就是持续不停在某个专题写文章,我也是刚刚知道成为专题推荐作者就是这么简单。
虽然简单,但却是最难做到的。
我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去年12月发表第一篇文章,刚开始我定的目标是一周一篇,然而只坚持了一个月就断更了,今年4月开始更新,高兴时连着几天每天一篇,不高兴时一个礼拜写不出一篇。我总是很容易给自己断更找借口,今天工作很累或者还要带娃再或者没有灵感写不出来等等。
最近一位朋友的话对我触动很大,她认为初心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时并没有想那么远,往往是走着走着就找到了自己真正要去做的方向。
比如我现在还没有太明确写作的方向,但是我必须要先行动起来,然后逐步调整方向。我认为初心对于作者还是很重要的,首先一定要明确自己写作的意义在哪里,因为这是推动你不断前进的源动力,然后就是行动力,或者说和自己死磕。
这一点上简书上有很多日更打卡专题,除了可以和小伙伴互动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约束自己。现在非常流行的27天打卡就是因为从心理学上来讲一件事情重复27次就可以形成习惯。最近我参加了一个30天日更挑战,这对于像我这样自由散漫的人来说绝对是个大大的挑战,希望不要自己打脸。
三,专注一个专题
依然拿自己举例。我刚统计了下自己的文章,我在简书上一共写了13篇文,投稿的专题包括:散文随笔,婚姻育儿,美食,上班那些事,成长励志,生活家,读书,谈写作,投资理财。我自己都哭笑不得,基本上一篇文章一个主题,完全放飞自我,想些啥写啥。
第一点我们谈到读者的重要性,像我这样一篇一个主题很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比如读者发现我的散文写的不错,想多看几篇却发现下一篇成了投资理财了,这样读者为什么要关注我呢?我们从来都不缺乏好文章,缺乏的是源源不断的好文章。
俗话说得好:贪多嚼不烂。当你的精力分散在多个领域时必然每个领域都做不到精尖(大神除外)。普通作者还是需要尽早明确自己写作的方向,然后依着主题进行创作。可能前期确实需要不断多尝试一些领域,但是一个要有一个专攻的方向。
总的来说,写作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不能太急功近利,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学习提高文章的质量,千万不要去和别人比较,每个人擅长的点都不一样,有人会营销自己有人不会。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纵向比较,只要我比前天进步一些就是好的结果,我相信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
简宝玉30天日更打卡第9天
网友评论
不需要跟别人比,而是要跟师友学。加入简书才半个月的我,多谢友友分享心得。
☕☕☕💦💦💦
作家大泽在昌说“驱使作家不断写出更多佳作的动机无他,唯‘畅销’与‘获奖’耳”。
我又心软要做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