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309灵枢17脉度

《黄帝内经》309灵枢17脉度

作者: 莣致均湘醴陵生态村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20:45 被阅读0次

灵枢·脉度17/81-1/1

黄帝日:愿闻脉度。
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台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孙络之) 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日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日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黄帝日:跷脉安起安止,何气荣水?
岐伯答日: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 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 入頏,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台。
黄帝日: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
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黄帝日: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
岐伯日: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相关文章

  • 品悟《黄帝内经》——话说耳聋

    品悟《黄帝内经》——话说耳聋 耳聋的根源在于肾。《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人...

  • 奇经八脉~阴跷脉

    阴跷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本脉的循行路线,据《难经》记载:起于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经内踝后...

  • 共读/《黄帝内经》灵枢卷十六:脉度篇

    黄帝曰:愿闻脉度。歧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

  • 灵枢针灸 | 深解什么是经脉 ?

    黄帝内经—灵枢针灸 01 【原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

  • 2021年8月17日

    2021年8月17日, 坚持早起学习第2882天。 读经人员:妈妈,小宝。 妈妈读经典内容:《黄帝内经》灵枢,《易...

  • 手上一奇穴,让你肝血充足眼睛亮,颈、肩、腰病一起收!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 “后”,与“前”...

  • 为什么腰腿痛要疏通膀胱经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对于膀胱经的描述如下: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

  • 你的舌头,你了解吗?

    《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忧恚无言》:“舌者,音声之机也”。舌之根部,称为舌本;...

  • 养生小知识调理颈肩腰椎

    【养生】后溪穴:统治颈肩腰椎病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

  • 心开窍于耳

    相关经文 一、灵枢 1、《灵枢•脉度(第十七)》: “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309灵枢17脉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tr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