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近年来狂奔式的多元化发展和近乎戏剧化的剥离和转让,让我想到最近很火的一款手游,贪吃蛇大作战,虽然恒大这条巨蛇并没有因此而土崩瓦解,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尝到些许惨淡的意味。
恒大地产凭借其规模和品牌,形成了房地产行业的规模经济,创建了传奇化的地产王国。但在2013、14年,房地产处于焦灼状态,几乎全行业身陷低谷。尤其恒大当时主攻的二三线城市,更是面临巨大压力。这让许家印加速构筑他的多元化业务版图。
选择多元化经营的原因:一是,专业化带来的规模经济,很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外部因素的影响。由看得见的手导致的土地成本上涨、消费者工资水平的限制导致的消费者观望行为以及人工成本上涨等等,最终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二是,多元化经营,增加资金回笼渠道,既分散经营风险,也为集团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强化恒大品牌效应,攻占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四是,据说是许家印对于多元立体化商业王国的梦想。
于是恒大选择了资金回笼迅速的快消行业如乳品(咔哇熊)、米粮(恒大生态米)、油、矿泉水(恒大冰泉)等和有国家政策资金扶持的太阳能光伏。借助成熟的广告投放渠道(恒大足球、楼宇广告)、已有的品牌形象和实力,恒大以狂奔的发展模式,迅速铺开多元化道路。
但是大量数据证明,这样的多元化经营并不顺利,许家印当初的豪言壮志名没有顺利实现。很多人说这是恒大的失败也是多元化经营的失败,专业化才是王道。但我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多元化经营战略就是完全的错误,多元化经营的立足点应该是建立主体产业理念为主线的基础上,选择能够共享资源、降低成本的多元化产业,反哺其专业化产业主体。
恒大的失利,一方面是由于多元化进程过于激进;另一方面也是决策者对实体经济市场和消费者理性消费的预估过于乐观。在目前中国仍处于弱势市场的情况下,消费者行为很容易受到风吹草动的影响,形成跟风效应,蝴蝶的翅膀轻轻煽动,就能影响整个品牌下的其他产品销售。同时,其多元化产业与主体产业尚没有形成许家印构想的那种完美结合,恒大矿泉水、米粮油还没有真正渗透进其楼盘项目,就已积累了巨额的亏损,而房地产这个主体不可能本末倒置的无限制投入资金。因此不得不选择放弃。
恒大对地产的回归,与其说是房地产业的回归,不如说是其专业化经营的回归。而随着国庆以来,各地楼市收紧政策的出台,恒大的前路如何,我们还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