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魚與羊》《初心》专题《我们的胡杨林》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弟弟孙光明走出了时间之后……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弟弟孙光明走出了时间之后……

作者: 半生烟雨 | 来源:发表于2022-05-01 13:04 被阅读0次

    最近在读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这是我几年前看完《活着》之后,再一次看余华的作品。

    《在细雨中呼喊》是关于记忆的一本作品,它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开篇就呼应了本书的标题,从孙光林回想那个细雨飘扬的夜晚开始。

    在那个这细雨飘扬的夜晚,孙光林逐渐入睡,当“我安全而又平静地进入睡眠时”,开始渐渐进入了梦境,出现了很多幽静的道路,森林和草木都在“我”眼里依次“闪开”,一个女人的呼喊声出现了。

    噩梦醒来,阳光从门缝照射进来,“我”惊喜“我”还活着,宛如获得了重生。至此,从孙光林六岁时的记忆开始,他一系列难忘的痛苦经历逐渐浮出水面。而让我悲愤的是,年少弟弟死后,父亲孙广才和哥哥孙光平的那些瞠目结舌行为。

    孙光明在家里排行老三,孙光林是老二,上面还有个哥哥孙光平。说是兄弟三人,其实只有兄弟两人,因为孙光林,在家里始终都是一个空气一样的存在,是这个家里的局外人。

    孙光明把哥哥孙光平当作自己的偶像,期待自己能像哥哥一样,在村里成为孩子们的跟随者,拥有哥哥一样权威,在孩子心中有存在感。

    那个夏日的中午,孙光明在一群孩子的簇拥之下,河边去摸螺蛳。他跟往常千百次地走出房屋一样,只是这次再也没有走回来。他为了挽救那个失足踩空,被水淹没的小男孩,献出了自己的年少的生命。

    在孙光林回忆说“将舍己救人用在我弟弟身上,显然是夸大其词。弟弟还没有崇高到愿意以自己的死去换别人的生。他在那一刻的行为,来自于他对那几个七八岁孩子的权威。当死亡袭击孙光明手下的孩子时,他粗心大意地以为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去拯救。 ”

    弟弟就这样平淡无奇地离开了,人们并没有因为弟弟的离去而有太多的悲伤。尤其是被救的孩子太小,根本无法回忆当初的情景,再后来别人提及弟弟救他的事情,“那孩子一脸的将信将疑,仿佛这是别人编造的。不是村里有人亲眼所见,孙光明很可能被认为是自己淹死的。 ”

    弟弟的离去后,父亲孙广才并没有要被救孩子家里的赔偿,父亲认为孩子是救人而死的,是英雄,要让他们去宣扬的孙光明救人的英雄事迹。

    父亲幻想政府会来人接他,他可以从县里到达北京,甚至“最为辉煌的时刻是在这年国庆节,作为英雄的亲属,他们将收到上天安门城楼的邀请。”

    而哥哥孙光平比父亲精明一点,则产生一个还算较切实际的想法,想通过弟弟的英雄事迹,可以到县里混个一官半职。

    于是,父子两人,开始了天天听广播,逢人便提醒,甚至自己编谎言让大家相传,政府马上来人接他们了。马上要搬离南门了,甚至幻想搬去北京。

    经历了借钱给全家人换新衣服,又换回补丁衣,以及长时间政府没来人,被村里老少嘲笑讥讽后,他们的幻想逐渐破灭。

    最后,父亲孙广才又变得现实起来,去找被救孩子的家里要赔偿,要不到钱就砸了别人家,最后穿中山装的人没来,警察来了,父亲被关了半个月。

    至此,弟弟孙光明救人而死的英雄事迹,被父亲和哥哥消遣完后,终于落下帷幕。

    孙光明的死,没有给这个荒诞的家庭带来什么好处。原本死亡就不是一件好事,可愚昧无知的父亲和想改变命运的哥哥,则把因救人而丧命的弟弟,当成了翻身的大好机会。

    关于亲情,在这弟弟孙光明死亡这件事上,显得格外讽刺。在得知飞黄腾达的梦想破灭后,父亲孙广才和哥哥孙光平,居然相继爬上了斜对门寡妇的床。

    余华说:“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而孙光明只是走出了时间之外,他消失在那条小河里,而小河依然若无其事地流淌在那里。

    孙光林用河流的若无其事,解释了自己的若无其事,更解释了父母面对“我”的痛苦时的若无其事。

    如果看《活着》内心多是同情和怜悯,为福贵哽咽落泪,为那些逐渐离去的生命感到惋惜;而《在细雨中呼喊》内心则更多的是愤怒、震惊和无奈,为孙光林这毫无温度和荒诞的家感到绝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弟弟孙光明走出了时间之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by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