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髫(tiao)术【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鲁北的农村刚刚从三年困难时期复苏过来,却依然是家家穷的叮当响,桥堡村也一样,村里的李老木家也一样,困难的粗粮都得省着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74985/81d5ee409972ca40.jpg)
李老木七十三了,养育了三个儿子,老伴走的早,李老木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拉扯成人,又给孩子们盖了两趟新房,娶了三房媳妇。事都操持完了,李老木也积劳成疾累的一身痨病,再也出不了工做不得活了。
这年冬天,李老木给三个儿子分了家,老大一趟新房,老二一趟新房,老三住老宅院。那个年代也没啥物件,老三的老宅吃些亏,李老木就把盆盆罐罐、鸡鸭鹅狗的都给了老三。家是分开了,可三房媳妇谁也不愿照料一身病的老木,三兄弟因为老爹赡养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无奈,在村队长的主持下,三兄弟轮流着侍奉李老木,一家十天,从老大家开始。
转眼一个月就要过去了,李老木在三个儿子家吃了上顿不给下顿,受尽了白眼。特别是三儿媳妇对分家没分到新房子那是一肚子火,还没到十天就把李老木往外赶。数九寒天,可怜的老木颤颤巍巍的去敲老大家的门,小孙子要给开门,被老大媳妇拉回去一顿拍屁股,孩子的哭声撵走了李老木。老木又去敲老二家的门,却是半晌没人应。
李老木欲哭无泪,只得住进了生产队废弃的牛棚,只叹自己老实巴交勤勤恳恳的干了一辈子,到头来落得个无家可归。凛冽的寒风冲进牛棚撕扯着老木的破棉袄,可怜的李老木连一床被子都没有,只得弄些干草蓄了个窝。
天快黑了,罗家的彩霞姑娘串门回来路过牛棚,被草窝里蠕动的黑影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是个人蜷缩在草窝里瑟瑟发抖。彩霞大着胆子走过去招呼了一声,才看清是李老木。她问明了情况,不禁大骂那三个不孝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74985/1973754850203fbc.jpg)
彩霞跑回家,和她爹老罗头说了这事,要把李老木接到自己家来。老罗头听罢,一蹦老高,骂她这傻妮子要捡个爹来养,说那老家伙要是在咱这出点事嘎嘣死掉了,李家三条狗能把咱咬死,活在牛棚没人管,死在罗家就是祸端……哎,你说这老木一辈子不容易,积德行善的好人,咋就摊上这些小羔子……老罗头喋喋不休的唠叨着,彩霞在屋里转了几圈,随后抱起一床被子跑向了牛棚。
彩霞给李老木盖上了被子,又从怀里拿出一个窝窝头一个杂面馍和半瓶酒,让老木喝口酒暖暖身子。那个年代粮食都少,酒更金贵啊,一天水米未进的李老木,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话来,眼泪早已爬满了满是沟壑的脸。
彩霞说她要回家了,只能帮他这些了。老木叫住了彩霞,悉悉索索的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给彩霞。他告诉彩霞,自己年轻的时候搭救过一个游方的郎中,那个郎中为了感谢,送了这本书,说是能造福子孙。可他不识字,就把这书搁起来了,公社斗牛鬼蛇神的时候都没想起来,分家的时候才想起它来。妮子啊,你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又识文断字,你留着吧,万一能有用,也算是糟老头子报答你的恩情……
彩霞点点头,接过近乎残破还带着体温的书转身离去,身后传来老木的呼喊:妮啊,问候老罗兄弟好啊……
这一夜,寒风丝毫没有怜悯,绝情的裹着雪花肆意呼啸。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74985/9604a4045645e8c3.jpg)
这是一本治疗儿童伤寒杂症的医书,名为《医髫(tiao)术》。彩霞借着油灯,一页页翻看着泛黄的书本,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彩霞听说李老木在牛棚里吊死了,一根麻绳让老木告别了儿孙,也告别了彩霞。据说老木出殡那天,三个儿子和媳妇哭的是悲天恸地,只有老大家的儿子木纳的看着这一切,似懂非懂。
整个冬天彩霞都在看那本《医髫术》,看着看着就会时时想起李老木沟沟坎坎的面容。彩霞暗暗用功,不懂的字就去请教完小的老师,同时收集了书中所述的杏仁、荆芥、麻黄等方剂,每天对着自己的身体找穴位,渐渐的掌握了书中的古方要义。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彩霞邻居二牛哥家的儿子栓柱高烧不退,接着村上差不多同龄的孩子都病倒了,赤脚医生挨家打针也不见好。彩霞告诉急得团团转的二牛,自己也许能治,二牛的牛眼一瞪,嘟囔着妮啊妮啊莫开玩笑。反倒是牛嫂,知道彩霞有学问,拽着彩霞让她试试。
彩霞取出了备好的药膏,找准了栓柱的穴位,涂抹,推拿,涂抹,再推拿,最后拿了一根松树针,在栓柱的风池、合谷、迎香等穴位上轻轻扎破皮肤。不多时,栓柱就退烧了,通身大汗。彩霞笑着跟牛嫂说,好了。二牛两口子高兴的欢天喜地,对彩霞是千恩万谢。
治好了栓柱,彩霞出名了,不光是桥堡村,十里八村的都来请彩霞,听说彩霞给孩子治病不收钱,来请的都是捎着礼来,日子好的打上斤肉,日子一般的也带着白面馍,这可把老罗头给乐的合不拢嘴,也忙的彩霞站不住脚。
一天清晨,鸡还没打鸣,老木家的李老大两口子就啪啪啪的敲彩霞家的门:彩霞啊你可快点吧,俺儿发烧的就要不行了,快救命啊……
彩霞本不想搭理李家老大,但又想到这医髫术是李老木赠送的,他儿子不是东西,但是孙子是无辜的。
彩霞用药推拿扎针已经轻车熟路了,一套治疗下来,李家的孩子也就康复了。孩子是不会装病的,第二天起早便蹦哒着和栓柱去掏鸟窝去了。
晌午时分,李家老二老三着急忙慌的冲到了罗家,拉起正在吃饭的彩霞,大喊着,孩子不行了,不行了。等彩霞到了李家,看到孩子双眼紧闭,脸色青紫,嘴角还有白沫,赤脚医生在一旁摇头叹息,彩霞顿时觉得天旋地转。
李家把孩子的尸体搬到了罗家,讨要说法。三房媳妇破口大骂,三个兄弟把罗家屋里砸了个稀碎。二牛实在看不过去了,叫着村大队干部商量着快快解决。大队干部垂着头跟二牛说,这人命关天得报告公安,报了公安,彩霞就得…就得那啥。二牛一下急了,脑门上青筋暴起,干啥啊干啥啊,妮多好啊,救了多少孩子啊,连赤脚医生家的孩子都是妮救的。咋地,忘恩负义啊!人命关天人命关天的,李老木死的时候,你咋不人命关天呢!报公安我就捏碎你个毬!
村干部吓得连连后退,小声说,要解决得给李家补偿吧。
村干部和二牛主持着,两家私了。罗家承担李家孩子的丧葬费用,并补偿三百块钱,把罗家最好的二亩六分地让给李家种。
一个农民家庭哪里弄得出三百块钱,老罗头借遍了亲戚家,二牛家也卖了怀着羔的黄牛帮着凑,街坊们你两块他五毛的也帮着凑。
终于把事了却了,老罗头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彩霞娘痨病也犯了,时不时的咳血。姊妹们一边给爹娘烧火做饭一边埋怨彩霞,拿出了那本《医髫术》顺势扔进了灶膛,彩霞见状连忙用烧火棍扒了出来。姊妹们在不断的争吵,没有人注意一页燃烧的书纸引燃了门帘,大火瞬间燃起……姊妹们惊恐的往外奔跑,彩霞娘和彩霞两人去抬病榻上的老罗头。
彩霞和爹娘最终没能出来,《医髫术》就此失传……
二十年后,一位知名的儿科医学博士,手捧鲜花,用轮椅推着一老者,来到了罗彩霞的坟前。这位老者,便是桥堡村当年的赤脚医生,医学博士是他儿子。
老者对儿子说:娃啊,还记得你罗姨吗,这就是她的坟茔。当年,她救过你的命,那时我对她的医方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是有一本叫做《医髫术》的古方,能解儿童伤寒流感。当年,那场大火…真是罪过啊,二十年来,我无时无刻不愧疚于心,我欠彩霞一家的命啊!当年我嫉妒你罗姨,她出了名,我这个医生却遭人遗忘。她虽然救了你,但是我对她还是记恨,直到有一天,你罗姨治好李家孩子,李家孩子却出了事,我一看便知是孩子中了毒,那孩子是误吃了老鼠药,但是我没说,就想给你罗姨一个难堪。可是我却酿成大祸,让她家破人亡。罪孽啊罪孽……让你学儿科医学,也是让你延续你罗姨的医德医术,你要用你所学,复原《医髫术》,让你罗姨流芳百世。娃啊,给你罗姨磕头……
博士拿出几块糕点和一瓶酒放在坟茔前,恭敬的磕了三个头,起身时,老者已卒。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74985/0e9c3eff71255e86.jpg)
(作者寄语:任何社会时代,都有人性和生存之间的矛盾,在重重矛盾中,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这固然是医者崇高的理念,更是人们对善良的一种寄托和希望……”本文旨在揭示人性的贪婪和无私之间的矛盾,也期盼芸芸众生多行善事,莫问前程。——花主角感谢您的关注,请多提宝贵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