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呀,群里的小伙伴们。今晚的课程开始啦。
周末啦,今日是海洋系列图,保持好心情。

中医营养学 第10 课 四季养生-------秋季养生
秋季食养
秋季,从立秋至立冬前,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气候由热转寒,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秋季养生,以收养为原则。
【食养要点】
1、滋阴润燥
秋天气候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干燥,故常称之为“秋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伤人体正气和津液,常常可以见到口唇开裂,鼻干咽燥,皮肤干涩甚至皲裂,大便干结的现象。故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宜。正如《饮膳正要》所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润食物,以健脾润肺胃生津,益于健康。古代医家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多饮水也是一个好方法,如果加一点蜂蜜,则滋润之功更佳。
秋燥易袭于肺,肺为娇脏,喜清肃濡润。秋天易患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咳嗽、痰少难咯或干咳无痰、气喘等症。祖国医学认为此时应养阴生津、清肺化痰,饮食调养宜食柚子、梨、花生、杏仁等食品。
秋天季节外感病较多。祖国医学认为,防治外感应扶正祛邪,宜多食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及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大枣、草莓、甜菜、橘子、西瓜及牛奶、鸡蛋等,预防感冒发生;患流感后,饮食调养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宜服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稀粥、汤、羹、牛奶、果汁及芝麻、梨、核桃、糯米、蜂蜜、新鲜蔬菜等食品。
2、少辛温,多酸味。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可能少食葱、姜、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一点酸味的食物,如醋、乌梅。中一,的原面长西
3、分清温凉
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饮食应该区别对待。
温燥:初秋时节承接夏暑炎热之气,气候以温燥为主。温燥可见咽干鼻燥、咳嗽痰稀等症,宜多食清凉生津润肺之品,预防温燥如梨、甘蔗、蜂蜜等。
凉燥:晚秋,气候逐渐转凉,以凉燥为主,宜食温润之品,如胡桃仁、花生、松子等。天气寒凉,可适度进补,食用有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食品,如银耳、大枣、山药等。
4、慎食辛辣、煎炸之品
秋天气候干燥,不宜食用辛辣之品,如辣椒、花椒、胡椒、姜、葱、大蒜、咖喱等食物。并尽量避免油煎、油炸食物。中医认为辛辣煎炸之品,容易助热生火,耗伤津液,使人感到干燥难耐,引起口干舌燥、口唇生疮开裂等症状。
【食养方剂】
银耳羹(民间验方)
组成:干银耳10g,鸡蛋1个,冰糖适量。
制作:银耳用温水泡发,去除杂质,放入锅内,加清水,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炖至银耳熟软时,加入鸡蛋、冰糖。贪幸年三
用法:每次1小碗,每日1次。
功效:补肺益肾,润燥止咳。
方解:本品以银耳滋肺益肾为主,以鸡蛋养血润燥为辅,以冰糖清润肺脏并调味。诸物配合,补而不腻,保健强身。适宜秋天食用,也适用于肺阴不足干咳无痰者食用。
愉快的一周很快就过去了,时间匆匆,变得是天气、时间。不变的是我们衷心的希望和深切的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下周继续分享《春、夏、冬养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