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 )是因为我想要( )。”
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
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
你在思考“我选择做( )是因为我想( )”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确信,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然而,你也许会发现,清单上的一些行为是出于下列的一种或多种动机:
(1)为了钱
钱是社会回报一个人的主要形式。如果我们的行动是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失去生活的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动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快了将会伴随我们。在非暴力沟通中,钱并不被认为是一种“需要”;它只是被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无数种策略中的一种。
(2)为了得到赞同
像钱一样,来自他人的赞同也是一种回报。受社会化的影响,我们渴望得到奖励。为了讨人喜欢,我们努力迎合他人;为了避免招人嫌恶,我们不做那些不受欢迎的事情。
于是,为了博得他人的喜爱,我们费劲心思、委曲求全。这是很可悲的。实际上,如果我们的行为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人们自然会心存感激。他们的感激也是在给我们确认:我们的行为有益于他们的生活。一旦如愿活出对生命的爱,我摸所体会到的欢乐是他人的赞同永远无法给予的。
(3)为了逃避惩罚
有些人缴纳个人所得税主要是为了免受惩罚。这使他们对每年度例行的纳税产生了抵触情绪。父辈们却想到许多人的福利有赖于他们的纳税,每次缴纳时他们都无比地喜悦。
(4)不想感冒羞愧
我们知道,如果不做某些事情,我们就会责备自己。我们认为不做那些事情是不对的、愚蠢的。可是,如果为了体面而循规蹈矩,我们最终难免会感到厌烦。
(5)为了避免内疚
在另外一些情形,我们也许会想:“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别人会感到失望。”此时,我们担心无法满足他人的期待。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目的会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为了避免内疚,我们将活得可怜兮兮;如果为了活出对他人的爱,我们的生活将充满乐趣。
(6)为了履行职责
使用“应该”“不得不”“应当”“必须”“不能”“被迫”这样的词语,意味着我们受到内疚、职责或义务的逼迫,感到自己无可奈何。一旦生命的需要被忽视,我们的行动对社会来说极具危险,对个人来说则极为不幸。
在仔细思考清单上所列的各项事情后,你也许会决定不做某些事情。即使这听起来似乎很激进,但我们只做有乐趣的事情是可能的。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服务生命是唯一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13766/15dc7a5521bf28c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