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长长的睫毛上挂着晶莹的泪珠,已经记不起是第几次蜷缩在角落里,歇斯底里的哭泣,此起彼伏的哭泣声里,世界慢慢远去。
人的眼睛是黑和白构成的,哭的太用力时便只能透过那黑的一部分,去看那朦胧的,没有光亮的世界。

这是看完《悲伤逆流成河》之后,我对易遥的印象。
故事是虚构的,但校园里的暴力事件却在真真实实的发生着。
暴力似乎总会和玩笑划等号
看到一个身材微胖的女孩,就会忍不住喊她小胖妞
看到同学衣衫不整的来到学校,便要把她扎好的辫子也给一起扯掉。
因为在人们的观念里,美好是值得保护的,倘若一个事物丧失了原有的美好,人人就都拥有欺凌的权利,反正已经这么破烂了,再破烂一点也无妨。

校园暴力我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却亲眼见识过。
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特别喜欢有香味的东西,便每天系着香包来到学校,一开始大家觉得新奇,久而久之,那些性格稍微尖刻点的女孩便趁她不注意把她书包上挂着的香包扯下来扔到垃圾桶里,而她也从来不说什么,第二天默默换上一个新的香包来上学。
然而这还不是最过分的,男孩子调皮的天性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是建立在女孩的泪水上,男孩的行为就会令人十分不齿。因为身上总散发着奇奇怪怪的香味,前后左右的男生把书桌拖的离她远远的,好像和她挨近就是靠近了什么不详的东西。
除此之外有一次她向男生请教问题的时候,恳求男生把做过的试题借给自己看一看,结果男生得意洋洋的说,我的作业就是拿去当草稿,拿到垃圾桶里丢掉也不给你,那一刻我看到她眼睛里什么特别明亮的东西熄灭了,连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就转身走掉了,此后的日子里,她就像一个透明人一样,虽然还和我们坐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学习,似乎我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没有人关心她过的好不好,我们发生的一切也都和她无关。

校园暴力的发生是有其根源的,也许是因为被欺侮的一方过于弱小,也许是因为欺凌人的一方利用了群体效应,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都是吃人者,每个人的手上都沾着鲜血,谁都逃不了干系”希望以后碰到恶性事件的时候,被欺侮的人不要一味的胆怯,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反抗,同样旁观者也不要太冷漠,才能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