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不一样的成长

读书笔记:不一样的成长

作者: 万学凡 | 来源:发表于2023-04-23 23:10 被阅读0次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近些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机器人驻场富士康、京东AI代替快递员配送、无人机和无人车技术不断革新·····每一条人工智能相关的新闻都让不少人感到担心和困惑。这些看似“神通广大”的机器人会在未来某一天代替人类吗?未来的行业趋势是什么?下一个风口在哪里?如何实现能力与社会的匹配?

    2030 年,程序员最吃香吗

    在麦肯锡的《技能转移:自动化和劳动力的未来》报告中,AI技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报告将工作能力分成五类,包括:

    体力和动手能力(对通用设备的操作、检查和监控)

    基础认知能力(基本的数据输入和处理技能、文字数字和交流能力)

    高级认知能力(指创造力和复杂信息处理的能力)

    社交和情感能力(包括高级沟通和谈判、人际交往技巧和同理心、领导力及管理技能等)

    专业技术能力(IT编程和大数据)

    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对基础认知能力的需求将下降15%,对体力和动手能力的需求也将降低14%。相比之下,企业对高级认知能力的需求将上升8%,同时对社交和情感能力的需求上升24%,而需求最大的则是专业技术能力,将增长55%。由此可见,总被戏谑的程序员岗位,很可能是未来的刚需。

    软实力是最难替代的优势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复制各类行为,用极快的速度执行任务,这将导致未来大量的工作重新分类和平衡。也对个人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法被机器取代的软实力变得更加关键成为个人难以替代的独特优势。

    普华永道的《未来劳动力一2030年竞争力量》报告通过对全球CEO的调研得出结论,未来企业优先考虑的人才有以下几个特征:

    具备创造和创新能力

    具备领导力

    拥有高情商

    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以上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持续专注。一旦决定要做某件事,请全情投入,只有依靠深入钻研获得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才不会轻易被机器替代。

    第二,保持共情力。AI难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高情商,需要做好以下三点:照顾他人情绪;学会正确处理坏情绪;尊重他人的处事方法。

    第三,不断思考。随着技术不断迭代革新,需要有为我所用的包容力,不断学习.利用批判性精神来解决问题,尽可能尝试跳出自己的惯常思维,寻求突破

    第四,培养责任心。对自然、对世界、对每个生命都做到尊重和尽责,并欢迎新的经验和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可能性。

    上述能力也正是很多世界知名大学或中学在录取学生时所看重的软性素质。无论是为了进人更好的学校学习,还是谋求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职场发展,这些能力都需要尽早培养,以便在迎面而来的2030年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有能力”到底有的是什么

    能力不同于技能,能力是知识、技能和个人素质的组合,技能只是能力的一部分。当我们说一个人善于团队合作时,其实包含了一系列要素。

    首先,从知识方面来讲,好的合作者清楚团队合作的一些基本理念,比如工作风格,了解团队合作的方法。其次从行为方面看,团队合作需要传达自己的想法,要懂得接受反馈、给出反馈等。最后从态度方面来看,愿意与他人合作,对他人的思想保持开放,有责任心。

    当一个人适应能力强的时候,说明他善于学习新事物,关注不同领域的新知识懂得分析自己的行为,对新经验保持开放态度,随时做好准备,酌情调整行为。

    许多工作的核心能力其实是相通的,具备基本的核心能力能减少跨界的障碍。在这方面,芬兰的教育所倡导的“横贯能力” ( transversal competences),即可迁移能力,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思考。

    横贯能力是指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所需要的通用能力,它是一种包括价值观态度在内的综合素养。这种能力跨越学科界限,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以保证学生能够应对学习、个人发展、工作和参与公共事务等不同情境的需求。这些横贯能力包括以下类型:

    思考与学习:在不同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文化感知、互动沟通与自我表达:适应多元环境与文化,在不同情境下沟通自如的能力。

    照顾自我和他人,管理日常生活:健康、安全、人际关系、理财等生活方面的管理。

    多元识读: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媒介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工作能力与创业精神:积累关于未来工作的相关知识,学习创业的运行方式(7)参与、影响并构建可持续性的未来: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先构建能力框架,再有目的地系统培养相应的技能,形成相应的经验和态度。既然未来瞬息万变,那么与其琢磨何种技能、何种行为方式更适合未来,不如努力去培养和掌握一种应对变化的能力,这或许才是迎接未来的最佳思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不一样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oy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