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
夏日周末,怀着敬意,我又一次亲临京西香山之麓万安公墓,祭扫长眠于此的革命英烈。我无意中发现了康烈士晓东之墓,该墓保存完整。墓碑上镌刻的《康烈士墓志》,揭开了墓主的身世之谜!康烈士大义凛然,与日军斗智斗勇的大无畏抗日英雄形象,又一次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祭扫完毕后,我一个字一个字,抄录下了墓志铭。回家后,上网搜索烈士其人其事,几乎找不到一丁点儿介绍,实在令人惊愕,令我纳闷,也深深为康烈士的湮没无闻、英名不彰而愤愤不平!查阅史料可知,墓志铭的撰写者,为时任中国国民党东北党务办事处委员徐箴,书碑者为时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方觉慧,皆为当时党国之名流。为了便于读者对于康晓东烈士的了解,我把《康烈士墓志》全文敬录如下:
“烈士,讳明震,字晓东,辽宁海城人也。幼孤,有大志,睹外患日亟,心痛之,慨然欲效忠于国,由南满医校毕业,留学日本帝国大学,学益进。归国掭活人术,游齐鲁,鲁人谓卢扁复生,然非其志也。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出湘鄂,下江皖,抵南都,烈士效奔走,与有劳焉。十七年,大举北伐,烈士任战地政委会外交参议,师次济南,日军梗路,烈士躬冒矢石,入日营执理交涉,日军强横不纳,烈士亦凛然不之屈也!五月三日,日军袭击交涉署署长蔡公时,以捍国,桀死,同殉者十六人。烈士被执系絷,旋脱。于国议续被命,继折冲之任,人皆危之!烈士毅然曰:等死耳!死有裨于国,死何憾?!复冒百死,数出入日营中,事无济,而气益王,嗣总司令部,派总参议何成濬任全权代表,赴日军交涉,赖烈士左右,议成。著有弹隙,余生录状其事,读者莫不愤日军之残贼,而叹烈士之履危不懼也!是年,辽东三省,忻响统一,不旋踵事集,则烈士奔驰京沈间,迎拒之功为宏。十八年,奉命指导辽省党务,越二年,九一八难发时,烈士留守葫芦岛于筹边物储,多所保存,而救亡之念愈迫,若置胆漆身者。然更明年一月四日,日军进据葫芦岛,诇烈士规划,衔之甚,索之益急,卒果为人狙击于天津日租地内,遂殒其身,不亦胜成功败成仁之豪杰哉!时二十三年六月十九日也,烈士春秋三十有九,男二:德元、鹤元;女四:士元、敏元、济元、立宇。十一月十八日,东北党务办事处公葬烈士于北平西山之麓,爰揭其生平志节,镌石墓门,以传永永无极之世。”
徐箴(1899—1949),字士达,祖籍山海关,其祖上早年移居东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出生于辽宁苏子河畔的兴京县(今新宾满族自治县)。1899年生,1916年在小学任教,后被兴京(今新宾县)监督保送出国留学,到日本仙台高工攻读电气专科。1923年毕业回国,被新成立的市政公所聘为事业科科长,1924年负责设计、指挥了奉天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的建设,1925年通车后,他被任命为电车厂厂长。后来,张学良为抵制日本垄断的南满铁路,调徐箴去吉林负责修建吉林至海龙的吉海铁路,由他担任总工程师兼工程处长和总务处长,调回奉天后,他仍得到重用。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徐箴除了在奉系所办实业部门得到重用,还进入国民党,成为其在东北倚重的大员。1931年4月,国民党准备召开国民会议,徐箴当选为哈尔滨代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徐箴积极支持抗日活动,1932年4月7日的天津《大公报》特讯,曾报道过他捐资两千元,支援哈尔滨保卫战的事迹。哈尔滨沦陷前夕,徐箴与周天放、臧启芳相继改装自海参崴入关,被国民政府委任为北平电话局长兼东北党务办事处委员,致力于抗日宣传、组织工作,发起创办知行及竞存中学,组织过东北民众救国会等一系列群众抗敌团体,曾一度影响很大。1937年以后,国民政府委派徐箴担任过浙江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3年,福建省政府委员兼接任教育厅厅长。1945年,徐箴辞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职务,回沈阳担任辽宁省政府主席。1949年1月27日,乘坐太平号客轮前往台湾途中,太平号在浙江舟山水域与其他船只相撞后沉没,全家遇难。
方觉慧(1886—1958),字子樵,湖北蕲春人。早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毕业归国后,即秘密组织革命团体。辛亥武昌首义后,任都督署参议兼《中华民国公报》编辑、《震旦报》经理兼总编辑。1913年游历内外蒙古;1914年任中华革命党驻汉特派员,组织中华革命党分部;1917年随孙中山赴粤从军;1921年任广州政府北伐军大本营宣传处新闻主任,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后,赴闽收编张清雨部队;1922年任广州政府北伐军大本营特派宣传委员;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党代表;1926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训练部副主任;1927年任夏斗寅二十七军政治部主任;1929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南京市特别党部常委、立法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军委会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副处长,后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农矿厅长,一度代理民政厅长。1930年出席日内瓦国际劳工大会。1949年赴台湾。1958年去世。
著有《两汉学案》等,对史学有研究,曾有志于改纂《明史》,搜罗史籍颇多,所收明代史籍史料如《四朝成仁录》等盈数架,基本史籍达300余种。抗战期间,其藏书达万余册,分别寄存于上海、南京两地,南京失陷后,又迁往重庆,1945年又运回武汉,解放前夕再运往广西等地,藏书陆续散佚。四川省图书馆曾在1942年向其商购写本《蜀中广记》等书。著有《两汉学案》,编著有《明太祖武功记》。
墓志铭提及的有国民党上将何成濬(1882—1961),字雪竹,湖北随州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湖北省政府主席,人称小孟尝和湖北大家长,被誉为天才的说客和杂牌军的领袖。早年追随黄兴,黄兴去世后,随孙中山和蒋介石,在北伐和中原大战中活跃一时。因西安事变棋错一步而受到冷遇。抗战开始后却被任命为执法总监。抗日战争胜利后以后任湖北省议长,1961年5月7日在台湾病逝。生平著有《八十回忆》。
徐箴前往台湾途中,全家死于海上,令人痛惜不已,而方觉慧解放后赴台,得以善终,并有志于明史研究,颇多建树。众所周知,在文革时期,万安公墓,遭受严重破坏,不少墓碑被打砸抢毁,面目全非。康烈士墓,得以保存至今,可谓是不幸中的万幸。墓是保护下来了,可惜并未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缺乏应有的研究与宣传。康晓东烈士与第一位抗战烈士蔡公时,过从甚密,曾一道参与抗日斗争。根据墓志铭介绍可知,康烈士为辽宁海城人,牺牲时间为1934年6月19日,享年39岁。1934年11月18日,由中国国民党东北党务办事处出面,公葬于香山万安公墓。
烈士的血,是崇高的,热烈的,正义的,勇敢的!烈士的血,是伟大的,史可法的血,文天祥的血,岳飞的血,写成了一部壮烈的史诗。康烈士,爱国捐躯,名垂青史,爱国精神,永驻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