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了茴香,其实我最爱的茴香搭配也不过两种,一个是茴香炒鸡蛋,另外一个就是猪肉茴香馅的饺子了。而饺子这样一个食物,其实是总能够让我觉得满足的。
年初一的饺子
说起饺子,中国人总是能够想起很多的故事来,比如经常会说,所谓的饺子就是谐音‘交子’,交在子时,是年夜饭的必备食物,这样的说法由来已久,不过我必须要说的是,这样的说法毕竟太过简单粗暴,中国毕竟太大了,就拿我自己的家乡来说,就从来没有所谓年夜饭的传统习俗,年三十的晚上的吃食与平时一般无二,只有到了年初一的早晨,年少的给长辈们拜完了年,放完了早上那一挂鞭炮之后,才开始煮饺子,而这个时候实际上灶上早就烧开了水,只等待饺子下锅了。饺子皮和饺子馅是前一天也就是年三十的晚上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包饺子的过程则是在初一早上天还未亮之时。于是这所谓的交子说法在我的家乡就显得并不妥帖了。后来我又去过了一些地方,见到了一些人,才发现,原来在中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过年是不吃饺子的,这就更谈不上用饺子来‘交子’了。
饺子与节日
然而饺子严格意义上来说虽然不能用作’交子‘,但是宽泛来说,我也不得不说,至少在我的家乡,这真的是过节必备食物了。我也曾经在微博上面有过调侃:
想到了饺子,因为中秋节的缘故。在家的时候,在我的印象里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是要吃饺子的。大年初一吃饺子,正月十五吃饺子,立春吃饺子,端午吃饺子,八月十五吃饺子,冬至吃饺子,饺子实在是节日的必备。所以,今天按照家里的传统,自己也去吃饺子吧!
上面这段话写在2013年的中秋节,这里可以再多解释两句,按照官方的说法,中秋节是应该吃月饼的,可是在我的家乡,饺子是主,月饼是辅,可以没有月饼,但是不能没有饺子。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元宵节,印象里,我有那么几年元宵节的确没有吃元宵,但是却从没有忘记吃饺子。
大概是从小到大这样一种食物习惯,形成了条件反射:过节往往吃饺子,过节往往心情好,所以吃饺子的时候往往心情好。心情不好的时候,吃顿饺子似乎也会心情变好。
饺子馅
说了这么多饺子相关的事,可是你要是问我最喜欢吃哪种馅儿的饺子,我应该会回答面渣馅儿的。
前面说了,我们家是年初一吃饺子,而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年初一的饺子都是面渣馅儿的,而面渣儿的饺子也只有在初一当天有供应,因此显得稀缺一些。所谓的面渣,实际上就是和完面之后把成片的面片切碎,然后放到油锅里面炸,最后油和面渣一起出锅,再放上些鸡蛋以及其他调料搭配,做成的馅料。我在其他的地方从来没有吃过这种馅料,这么一说,就又快吃到了。
饺子与回忆
前些天我回家,吃饭的时候母亲聊起来,说到更久之前我回家的时候她做的虾仁馅儿的饺子并不香,妹妹接了话茬,跟母亲讲下次再做虾仁馅儿的饺子的时候,不要舍不得虾仁儿,包一个饺子就放一个虾仁儿会好吃的多。的确,那次母亲包的虾仁儿馅儿的饺子虾仁切得太碎,都已经快吃不出虾仁儿的味道了。母亲转移了话题,突然问我,还记得那年你手被踢了之后咱们吃的虾仁儿馅儿的饺子吗?坦白讲,当时我已经快忘光了,只是从她的这短短的言语中回忆起来了模糊的一些事情,小学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和同伴玩耍,结果被他提到了手,手指脱臼,去了骨科医院,没有任何的麻醉措施,医生把手指复原了,我已经记不得当时有多么疼痛了,只记得因为手指脱臼这件事情,在家里修养了一个星期左右,医生告诉在这期间手指不能动,否则影响康复。大概就是刚刚从骨科医院回家之后,母亲做的这顿虾仁儿馅儿的饺子,记忆确实很模糊,但索性母亲还记的分明。我脑海中闪过那时候的那些事,回复母亲还记得,继续吃饭了。
我也在想,人生的有趣,很大程度上在于回忆。一些人共同经历了一些事情,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头来每个人记着的片段却并不相同。有时候大家的片段拼凑起来会构成事情的原貌,这个拼凑的过程很是有趣,而有些时候,大家的片段在拼凑的过程之中会产生冲突,比方说,刚刚我说的这件事,如果我还记得那次从骨科医院回家吃的是涮羊肉,就与母亲的说法产生了冲突。产生了冲突怎么样呢?在我看来,也还是很有趣的,所以我还是很享受大家拼凑回忆片段这样的过程的。
就是喜欢饺子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毛概老师总是能够说一些让人醍醐灌顶的话给人启发,有一次他讲到了文革的时候把孔子的像打倒,最近几年又把他的像竖起来,讲到了当时官方宣传的核心价值观,他说这个核心价值观虽然这么点字,但是太难记了,中国的文化看似虚幻,其实都是有物象的。一座孔子像就是很多价值观的物象,尊师重道,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品德都能够从一座孔子像上面得到解释。其实,你说饺子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人们也是通过饺子来寄托感情,在团圆的时候寄托欢喜的感情,在分离的时候寄托想念的感情,所以我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对于饺子的情感,才会对饺子如此喜爱。
所以,就是喜欢饺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