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大家读书时有很多习惯,有的是全凭爱好,看过无非记下读书笔记,或者摘抄其中好的句子。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或者想通过读书开发原创能力,就必须通过“精读文章”来实现了。
精读文章的定位有三:
1.按照某种特定的文化需求来定位。
2.按某个主题持续地写。
3.按照某个读书产品类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持续地写。
比如一个主笔定下一个特定的主题。主题可以是美食、文化、历史、古诗词作家、艺术等等…但一定要直击读者心智的。
然后编辑部几人去查阅资料,当然如果没有团队自己也是可以完成的。利用前面学过的4种阅读法也可以。
搜集好资料就将素材进行有效组合。通过阅读法+卡片+持续输出的心力,这样一篇有自己风格的主题文章就出来了。做到“先胜后战”,只有规划好了才有好结果。
上面这种是按照主题精读相关文章。还有一种是只写一类读书产品,比如“书单狗”公众号,就只是写书单这一类产品。
这就要作者有用户思维了。首先行成自己的风格融入当下热点;大批量阅读;对书有基本的鉴赏能力;像出版社老板一样选出预测爆款书籍;最后运用技能进行叠加。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阅读,通过卡片积累收集素材,然后再进行组合,一篇原创文章就出来了,最重要的是坚持持续地输出。
在这里还有两个关键的点去清单和重密度。
清单的本质是信息截面,读起来会让人产生压力没有愉悦感,真正让人感到愉悦的是信息流。从智、趣、美的角度写,且不可列一堆清单和排比句,这是比较平庸的手法,优秀的作者都是“反模式”的思维。
不管是书评还是精读文章,密度越大越有价值。平常写卡片时就要养成写出密度大的卡片,再者是阅读密度大的文章。
平常写的卡片可以放在网络平台上,也是一种市场延伸方式,也是一种创作过程,也会有人给出反馈。
总的说来是把一篇文章浓缩在一张卡片里,而不是把一张卡片扩展为一篇文章。
以上就是如何通过精读文章,写出原创美文,它的特点就是专注某一个知识领域持续地输出。方法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最难的是坚持,去读、去写、去创造,这个过程已经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也奠定了以后创作之路越走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