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记得一句话:一个成年人,应该不时返回头重读青少年时代读过的经典作品,因为书依然如故,我们却变了,再次接触也就是全新的。我觉得书和电影一样,也习惯把以前看过的书和电影翻出来重看,结果常常出现这样巨大的反差:第一次看觉得“这都什么玩意儿啊”的东西,第二次看时却很庆幸我没错过这样的作品。
电影《荒野生存》对我来说就是如此。亚历克斯23岁,长相好,学业好,家境好,前途一片光明,但他却对社会充满了厌恶的情绪,大学毕业后,他身无分文的离家出走,独自一人流浪荒野,最终死在了旅途中。
摄影、剪辑、配乐、演员等等都无可挑剔,虽然结局是死亡,却是一部温暖感人,甚至有些励志的电影。但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实在没法喜欢它,我觉得不管一个人怀揣多么伟大的理想,都不应该抛弃家人,每个人都要努力完成梦想,但如果这个过程让爱自己的人崩溃,就没有再做的必要了。用一句话表达就是,我不认同这部电影的价值观。
很久之后我看到一个观点,大致是说,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主角的价值观不代表电影的价值观,而大多人常常搞不清楚这点。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再看《荒野生存》时,那些偏见统统不见了,对电影的理解竟然和第一次看时截然相反。这也是电影的魅力之一,导演想传达的东西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观众的我看到了什么。
亚历克斯的厌世情绪源于家庭,他不止一次表达对父母的失望和不满,甚至否认他们的存在,这很容易让人觉得他的旅行是在逃离家庭,可事实上,逃离的只不过是身体,他的灵魂却通过这段经历逐渐回归了家庭。
旅途上遇到的人和事都不断在提醒他,他并不是孤身一人,父母还在家里牵挂他。亚历克斯的眼神从最开始的冷漠到后来的动容,已经说明了他态度的转变,当他死在荒原的那一刻,幻想自己平安的回到家里,笑着和父母拥抱,其实内心已经和父母和解了。
抛去这点不说,《荒野生存》中向我们展现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渴望过的,不管一个人处在什么位置,至少都幻想过远离人群、身处自然的生活,这是类似本能的东西。但寻求安全感也是本能,这注定了只有极少数人能踏出这孤注一掷的一步,亚历克斯就是这极少数。
就算不去关注电影想传达给观众怎样的价值观,仅仅从这点来说,每个人都会被这部电影打动。
更让人动容的是,《荒野生存》不仅仅是个故事,它由真实故事改编,现实中的流浪者名叫克里斯托弗,1992年死在了荒原,他死后的两个星期,腐烂的尸体被路过的猎人发现。《户外》杂志专栏作家乔恩·克拉考尔花了一年的时间,去了解这个青年的经历,写出了《荒野生存:阿拉斯加之死》。
克里斯托弗死时只有24岁,但他短暂的一生所经历的,比很多人的一辈子都要丰富。他不顾生死,追求自由的那份执着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他必须要到达的那片荒原对观众来说也可以是其他值得东西。
就像杨柳松在《北方的空地》中说的:荒原在哪里?它可以是一片广袤的无人区,也可以是小区里夜深人静的花园,甚至是野草滋长的内心。荒原真正的含义,是一片心灵自由放逐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