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情绪难免会有失控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我们往往会变得极度的不安,愤怒,焦虑,不知所措,出口伤人,甚至有可能发展为暴力行径。
言语的暴力并不比身体的暴力伤害小。而且我们往往有时候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样更加的加剧了对言语暴力的深刻记忆。从而在内心里反复折磨自己。
在感情里的女生,一直对爱人询问“你爱不爱我的时候”往往就是她不会表达,而只是企图从变化莫测的言语中去相信一个会永恒不变的答案,这很明显是不可能通过言语找到的答案对嘛?
人类的语言极具不确定性。
人类会撒谎,会演戏,而真正的真情,需要用心感受。感受是个很玄的东西,这就也是为啥那么难,难以去找到问题的答案。因为那个答案无法被回答,就好比沉默这种东西,一说话就打破了。对爱情的询问也是,一旦被问或者被回答,言语的可信度就变得很轻飘飘。爱情里最重要的信任也就荡然无存。
可即使知道言语不可信,但人们还是会投机取巧,想通过简单的询问,期盼对方肯定的答复,这样便确定此人一生可以值得依靠值得信任??想必即使问完了,哪怕得到肯定的答案,我想询问者在以后的日子里,依旧会怀疑,依旧会不安。因为这样的询问背后,就已经是对这段“爱”的不确定了。
如果感受到了爱是不会问的对嘛?,而当感受到的爱减少或者不知所踪,才会去询问对嘛?而询问的目的是希望“重新回到之前被爱的感受”。
可询问并不是表达你的感受啊,而问题也太过广泛,因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便由此可见。一个人往往想了很多,但却想通过一个肯定答复来欺骗自己,去肯定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渴望,希望自己还被爱着。无论是真的被爱还是假的被爱。这都是活在自己大脑里的纠结,并没有真实观察到现实状况是什么。
而且被爱着的感受是很明显的。人们会提出“爱不爱我”的问题的时候。就是内心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可能不被爱着了的事实。而被爱,可能只不过是一轮温柔的眼神,一次耐心的等待,一个明媚的笑容,一声亲爱的,是那一刻真挚的心灵互相震动同频。
往往没有感受到被爱了,才会在心里产生怀疑的问题。可往往并不是对方不爱了,而是你感受到被爱的方式不对了,双方之间变得不理解了!这就很需要沟通。因为有可能对方所作所为并不是你所理解的样子,往往是因为误会,而让你产生了没有被爱的错觉。
若你无视了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自己对你们的爱产生了怀疑,然后任由这个怀疑被你以提问的方式说出来之后,往往只是放大了这份不安,并不能让双方有效沟通到。
而准确的观察自己的感受,就是准确表达自己情绪的第一步。
观察到自己是怎么样的状态,冷静且客观的表述出来。比方说因为我看到了你怎么说怎么做,让我感觉很失落,觉得很委屈亦或者很愤怒很受伤感觉到没有没尊重之类的。首先要会去辨别自己的情绪,其次要会准确描述出来事实是什么,发生了什么。
切忌不要先入为主的观念去评价他就是怎么怎么,因为你不能确定他一定是怎么样想的对嘛?而你若是带有偏见的评价,这必定会带来争吵和矛盾,没完没了。
准确的表达完自己的感受之后,就给对方时间思考吧,我相信在乎你感受的人,准确的了解到了你的想法。
一定会做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去抚慰你的感受的,如果可以他也会照样表达出来他的感受,而不是陷入到双方不断放大伤害的地步。
我想,当我们感受到自己所表达出来的感受,被人关注到,在乎到了的时候,这自然而然是在被爱着。
最后我借用纪伯伦的话结尾: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一切,才真正开始。”
我的人生才真正开始。你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