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我刚从广东回来,进的第一间工厂是生产酒瓶的。
我在那里一干就是五年,后来因为不定时的加班,没法照顾孩子,就离职了。
那间厂的老板是白手起家,老板姓张,老板娘姓刘,现如今他们已经快70岁了。听说老板娘当年嫁给老板时也是家徒四壁,她要出嫁的头一天晚上,张老板和他的表兄弟还在修补篱笆墙。
老板娘是那种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她骂起人来不得了,可以把她自己骂进医院。
我性格偏成都,没有那种动不动就开骂的习惯,但在那间厂做久了,性格就变了。我发现吧,在那间厂做上一两年的,没有一个不变成火爆脾气,有时感觉你不发脾气,别人都会来欺负你一样。
在那样的环境里,越是会骂人越牛皮,四川人本来就会骂人,在那间厂里,从员工到领导,一个比一个会骂。我的天,我刚回来时,从不说脏话的,但在那间厂做了五年,现在也可以出口成章(脏)了。
张老板生意做得挺大,在我们当地就有四家厂,有两家出白玻瓶,有两家做后加工,我在的那间厂就是做后加工的。
记得有一年年底赶货,汾酒厂商催货催得特别厉害,光是汾酒瓶,19.5米的大拖车都要出两车,还有别的客户的也要出,一天要装十来车,外搬运一共才十来个人,一天装货都没歇过。
生产部就像打仗一样,老板娘也亲临现场指挥。她对着最后一个出成品的工序大声嚷着:“放!放!快放!”
“老板娘,这里的贴花缺一块。”一个工人拿着一个瓶子对老板娘说。
“哪里缺了,我看你眼睛才缺了,放,放下去!”老板娘边说边挥手示意。
这下好了,那些员工看都不看,全往箱子里装,一天下来也没挑出几个不良品。
就这样一直赶到腊月二十八,酒厂也不催货了,我们也终于放假了。
到了第二年正月开工,汾酒厂家的投诉单一连开了好几张过来了,各种问题的不良品都有,有的图案上缺几个字,有的图案缺了一个角,有的甚至连那张图案都没有……
老板娘知道了,她才不管三七二十一,骂了再说,在生产车间开大会,声音响彻整个厂房,感觉顶棚都要震翻:“你们自己看看,这么大一块缺了都看不见,那么大对眼睛长来干什么的,你们眼睛*瞎了呀,左眼瞎了还有右眼,右眼瞎了还有两个框框……”
下面几百号人,都站在下面挨训,这时,除了生产部门的其余几个部门,比如我们,都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免得惹火烧身!
在那里工作到第三年的时候,她的独生女儿接手了工厂,她基本上退出管理了,她女儿说,她妈妈身体不好,让我们有什么事都不要打电话找她,她因为爆脾气,都住过好几次院了。
我离职时,那个领导不放我走,我实属无奈,才打电话给老板娘说明情况,老板娘说她知道了,最多两天给我答复。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第二天就接到上面领导通知可以办离职手续了。
虽然老板娘脾气火爆,但却很近人情,只要是哪个月工资没有按时发放,财务部的每个人都要被她臭骂一顿。还有每年放寒暑假,厂里的员工家里没人带孩子,她也会用骂人的口吻说:“你们那些皇帝娃娃些,带起来嘛,老子喊行政部找人专门给你们带!”
所以在那间工厂,一到寒暑假,行政部老姚又多一个身份:托儿所所长!
难怪这么爱骂人的老板娘,却深受全厂员工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