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
在春归浓、夏伊始的五月,有幸参加统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培训,在千峰相连、翠竹松杉、五井茅坪的井冈山。探访红色革命历史旧址、重温革命斗争的艰难岁月、体验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聆听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故事、畅听悠扬动人的红色歌曲。感受着江西淅淅沥沥的雨、朦朦胧胧的雾和湿湿漉漉的潮,更多感受着革命先烈们奋斗的历史痕迹和永不退色的井冈山精神。
临江仙•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 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 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历史是一条浩瀚的长河。几千年来人类泛着时代的轻舟,在历史长河上留下了一道道长痕。井冈山作为我国的“革命摇篮”,留下了许多革命的足迹,特别值得我们去瞻仰、追溯和缅怀,是一本货真价实、别开生面的历史教材书。黄洋界保卫战,当时红军以少胜多,打退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毛泽东为此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以志庆祝。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这一无围墙的宣传阵地,跟随讲解员步伐、观看音像影视,身临其境地感受着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史。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一尊佛、人一生、一条路、人的魂和一座山,穿连历史、跨跃未来,烈士无照片的用党旗和青松代替,无声地再诉说那段历史的悲壮。大型《井冈山》实景演出,全剧《血》《旗》《灯》《情》《火》《路》生动展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无到有的过程,呈现了星星之火到可以燎原的美好愿景,干群关系从陌生疏离到血肉联系,感动于一把把火炬的点燃带给人光明的希望,震撼于现场爆破再现战争的残酷和激烈,遗憾于突发降雨,没有看到十送红军的场景。 此次井冈山理想信念教育是对我党历史一次回顾和了解,历史的齿轮永远滚动着,但民族英雄、祖国功臣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无价的、永恒的。
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 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 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 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 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 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此诗写于1965年,毛泽东主席乘车重上井冈山,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相结合,慷慨激昂,革命的英雄气概溢于字面。在此次培训中听到许多关于革命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有驰骋疆场、战功卓著、一生花、独爱兰花的朱德元帅;掩护领导同志突围敌人包围圈,不屈于敌人严刑折磨,被斩首示众的伍若兰烈士;献身革命、一生坎坷、“为了革命,我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革命斗士曾志同志。 在井冈山瞻仰了三处毛泽东旧居,是在原址上复原后重建的生活、工作场所,现实场景或许比眼前景象更加困苦,虽然很少讲诉毛主席的生平事迹,但还是从细节处能感受毛主席的伟大人格魅力和坚毅果敢的性格。在灰暗潮湿空间里,八角形的天窗下,清油灯经常彻夜通明,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照亮黑夜,也照亮了共产党员的前路。外在的物质条件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在敌人围剿下、艰难困苦中毛主席的精神震撼和力量更让人折服和敬仰。毛泽东旧居有块石头,毛主席坐在上边读书、看报、批阅文件,这块读书石备受宠爱,拍照留念的人络绎不绝,毛主席一生读书、积学,恒久而不间断,终生吟诗、赋诗,一砖一石地筑起来百丈高台的渊博学识,提醒终日以手机为伴的我们,是否应该放下手机多读书、读好书。在革命和建设生涯中写下100多篇诗词,浪漫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情怀蕴涵其中,多处镌刻的诗词书法字体有大有小、龙飞凤舞、用笔恣肆和纵逸奔放,显示他是跟着情绪走而漠视规矩的人。回去后应该重读《毛泽东传》,重新认识这位伟大的人,一个土生土长的“创业青年”是如何打造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还华夏儿女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的。
走在革命景点遍布的茨坪街道上,想起最近网红词“不忘初心”。革命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或许只为追求祖国统一、和平和安定,当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不用很宏大、磅礴,先正其心、修其身、齐其家,方能治国平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