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多数人看来觉得,姑姑和侄子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而且姑姑对侄子那份疼爱应该是百般有加。从角色上来讲,我也是一位姑姑,自从有了两位小侄子之后,我感觉我从内心又多了一份角色,多了一份责任。
从爱的角度来说,那是有着割不断的血缘之情。当我看着周围的亲人对两个小侄子那种溺爱时,就越发的让我想要说些什么?
曾经小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是忙于生计,对于我和弟弟也不怎么进行教育,但父母那种勤劳、朴实的美德,深深地影响着我和弟弟。
那时,我们虽没人天天的教育管理,虽然爱我们的人不多,但从来没有人来宠、来溺爱我们。慢慢的我发现,爱这个东西挺好,但一定要有分寸,特别是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如果周围的人都是不惜一切的来宠溺着孩子,那无疑将会给孩子宠出很多,很多的坏毛病。
作为从事教育工作者的我,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案例,所以我深知,不管是对学生,对儿子,还是对侄子的爱,都要有分寸,不能百般迁就,毫无原则。
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底线,在大侄子一岁多的时候,看到他依偎在我爸爸的怀里,用手捏着我爸爸的脸,揪爸爸的耳朵,从他的表情上明显可以看得出,他的用力非常大的。
但由于爸爸溺爱小孙子,总觉得孩子小不懂事,等大一些就好了,没有和他计较,爸爸的这种思想很可怕,他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在纵容小孙子,回头他步入幼儿园的时候,别人也会接纳他这种和人相处的方式吗?一旁的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觉得爱他没有错,但不能一味的去纵容他,毫无底线和原则。
这时,我从旁观者的角度有很深的感触,我挺身而出为爸爸鸣不平,“轩轩,爷爷的耳朵不能揪,爷爷的脸更不可以揪。”但初生牛犊的他觉得第一次有人对他提出“不”,他对我一脸的不在乎。我逗着他从爸爸手里接过他,然后边玩儿边告诉他:“和别人玩儿可以,但是不能扯别人的脸,那让别人会感到疼的,知道吗?”他对我仍是很漠然的样子,动手去扯了我一下,这时我有点恼了,觉得这孩子应该能听得懂大人的话儿才对,反倒故意越不让干嘛越干嘛。
在我面前,我见不得自己家的孩子这样子,我对他板着脸说:“你再扯我一下。”他果不其然又笑嘻嘻的扯了我一下,我恼了,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回了他一下。可能是因为用力过重吧,他“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一点儿也不意外,我就是准备给他弄哭,让他知道别人的感受。这时,爸爸过来护短了说:“你干啥呀,这么大人了。”“我跟他玩呢!”他不再与我亲近,去找我的爸爸了。
从那之后,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永远记得我是一个有底线的人,不像家里的其他成员一样可以任他摆布。
慢慢地,他大了一些,他的父母在他的习惯上对他提的要求,不算很高,他虽相对还算听话,但有时我迫于我职业的毛病。看到有问题的孩子,就想借机发表教育说一通。有时反过来想想,哎,不能太职业病吧,时间长了,孩子们都该“烦”我了。
仔细想想,这些都是自家的孩子,我不能害怕他们不喜欢我,烦我,而对他们的问题和毛病视而不见,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这个姑应该不是“亲”姑。
慢慢的,只要我在家的时候,两个小侄子在我面前都故意显得很拘谨。用小侄子的话来讲:他们的这个姑姑是个很“厉害”,各种要求都很高的姑姑。这就是我对侄子们有着一份高于其他姑姑对侄子的爱,有着一份不一样的爱,因为在我看来,他们以后将是我们家的希望和未来,是我们家族的未来和希望。
我不想在偌大的村里让别人提起谁谁家的孩子,多么的无力,多么的没有教养。
虽然现在两个年幼的侄子还不算十分懂事,但我却依然秉守着我心中的底线到底。
心中的原则与底线不会改变,不会去迁就他们的小毛病,把小毛病养成大毛病,绝不会在他们成长的路上,对他们成长中的问题视而不见;为了讨好他们,博得他们的欢喜,而避重就轻的去刻意回避一些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而会就他们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去教育引导,让他们朝着宽阔的阳光大道行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