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景与真妄相攻(3)》(转载)

作者: 石竹 | 来源:发表于2017-12-24 16:17 被阅读6次

 Ⅲ、幻景、真妄相攻是怎样产生的

  古人对于幻景与真妄相攻,多总称为魔境或幻景。对于它的产生,虽也有的指出了是“金丹之化机”、“五脏六腑……变化出的幻景”,但其根本原因,却是意识不够纯净之故。正如《性命法诀明指》所说:“魔来之害,实我阴神扰吾心君”,“念不归一而外驰,则魔斯至矣。”这就明确指出了幻景之产生,是念不归一的结果。从气功科学的立场来看,这些论述无疑是正确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幻景与真妄相攻的产生尚有层次的不同。下面试分述之:

  一、幻景的产生

  幻景多是人体内部气化反应的“变态”反映。《气功探邃》一书中指出:

  “幻景是五脏气化与意识中已有概念(或映象)相结合而产生的。所以出现不同的幻景,是体内气化连及不同内脏而牵动意识的结果。”

  按照气功的整体观理论,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种情志活动(喜、怒、思、忧、恐)有连属关系,而情志与人体的气机变化又是密不可分的。“志”专一,则可“动气”,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忧则气消,恐则气怯等。反过来,气的动势专一,也可引发情志变化,这即古人说的“气一而动志”。幻景的产生,多与此有关。试以喜为例,就其产生幻景之机理,作一简单分析。

  中医理论认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即当人受到良性刺激而感到舒适、喜悦时,体内的气血也会相应得以舒畅。也可以说,人体的舒适愉快的感觉与自身气血的畅通是紧密相关的。人体的这种愉快状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诱发喜悦的因素),都会在意识中留下“记忆痕迹”。当练功入静后,气血得以畅通,也会产生一种舒适、愉悦感。这种内在的感受,容易引起兴奋神经型的人不自觉的追忆,于是以往曾招致喜悦的美好经历即可展现出来,如宁静的湖面,秀丽的山川,艳丽的花卉……自然美固然可以成为浮现的对象;而壮观的庙宇,绮丽的塑像(包括佛仙塑像)……造型美也可以成为追忆的素材。由于入静时,逻辑思维处于朦胧状态,故其不自主地追忆的景象,有时会呈现“哈哈镜”式的变态映象。加之练功时气的质与量都优于常态,所以显现的景象也较日常所见更为艳丽与富于光泽。幻景产生的机理与睡眠时受到种种刺激而招致梦境的机理相似(但不等同)。譬如睡眠中腿受到了冷的刺激,于是形成种种缘故引起在冰上跑而掉进冷水的梦境。需知梦中的繁杂的情节与过程,是腿受了冷的刺激后,在睡眠状态下,大脑不能进行精确分析,从而引起了生活中经历过的冷的追忆。在这里不难看出,梦中的境象过程是虚幻的,而梦中冷的感觉却是真实的。同理,练气功的幻景,其中景象是虚幻的,而各种感受(包括心理状态)则往往是体内气化的结果。鉴于此,不能把幻景说成是该人的思想状态,更不能依此作为判断迷信的根据。迷信与否,不在产生幻景,而在于对待幻景的态度。对幻景中的神佛顶礼膜拜,把幻景中的某些语言奉若神明,才是迷信;把幻景看做是练功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加以分析研究,则是科学。

《幻景与真妄相攻(4)》

相关文章

  • 《幻景与真妄相攻(3)》(转载)

    Ⅲ、幻景、真妄相攻是怎样产生的 古人对于幻景与真妄相攻,多总称为魔境或幻景。对于它的产生,虽也有的指出了是“金丹之...

  • 《幻景与真妄相攻(4)》(转载)

    二、真妄相攻的产生 真妄相攻是在潜能刚刚得以开发时出现了幻景的特有名称。练功到达一定程度后,潜在智能如透视、意识感...

  • 《幻景与真妄相攻(2)》(转载)

    Ⅱ、古典论述摘记 在春秋战国时期,气功与我国文化一样,进入了鼎盛时期,并且很少有宗教迷信色彩。把练功后获得异于常人...

  • 《幻景与真妄相攻(1)》(转载)

    气功锻炼可收到祛病延年、健美身心、激发潜能的不同层次上的效用,这是练气功变换人的气质的不同阶段上的成果。在练气功的...

  • 《幻景与真妄相攻(5)》(转载)

    Ⅳ、疑问解答 近一两年来,《东方气功》编辑部收到了一些有关幻景、真妄相攻的信件(据说《气功与科学》编辑部也收到了这...

  • 转载《正确对待幻境和真妄相攻》

    气功锻炼可收到祛病延年、健美身心、激发潜能的不同层次上的效用,这是练气功变换人的气质的不同阶段上的成果。在练气功的...

  • 宗镜直指(十七)

    问。不觉妄心。元无自体。今已觉悟。妄心起时。无有初相。则全成真觉。此真觉相。为复随妄俱遣。为当始终建立。 答。因妄...

  • 妄相

    把一片片情意化成一只只蝴蝶,放下,一挥手翩然而去。 把一缕缕思念翻成一朵朵浪涛,看破,一转身浪迹天涯。 把一段段时...

  • 一悟(53) 离妄.忍辱.菩提

    一悟三则。 * 离妄 真妄本空, 不着真妄。 了妄即真, 离妄即佛; 知幻即离, 离幻即觉。 ** 忍辱 忍辱第一...

  •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第四章

    凡所有相,皆是虑妄。住相就是住虑妄,若不住相,就是不为妄境所到,不为妄境所动,则就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本。“凡所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幻景与真妄相攻(3)》(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dh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