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乱翻书之杂想曲

乱翻书之杂想曲

作者: 雨精灵喜欢双休日 | 来源:发表于2018-11-10 01:31 被阅读7次

乱翻书之杂想曲

世界复杂,复杂得甚至因其没有边界而不能被视为复杂系统,然而当中仍有很多规律可循,例如牛顿力学三大定律:

  • 在任何情况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总保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把牛顿定律进行一个变形,就可以看到如下现象:

静止的物体一旦被赋予作用力,就会永远前进,直到受到阻力停止。

如果把物体抽象为「人之状态」,这条规律也适用,如感情,一旦开始了,要使其停止必须施加阻力。

阻力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造成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家族矛盾,又可以是恋爱双方的性格冲突等,使用罗伯特·麦基的《故事》理论,我们可以把爱情受阻的压力划分为三种类型:个人、人际与外部社会。

阻力产生混乱,混乱是秩序的对立面,它的度量在信息领域使用「熵」来描述。

信息、熵,都是抽象层面很高的词汇,因为物理世界没有它们的实质形态。关于熵,热力学有条著名的第二定律:

熵总是不断增加直至最大。系统总的熵不断增加,直至可能的最大值;除非通过外部做功,否则它自身永远也不会减少。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可以拿这个比喻来理解:你家电冰箱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转换成电力再驱动冰箱制冷。

有人视热力学第二定律为「时间之箭」,认为它证明了时间上的不可逆的过程,所以永动机是个伪命题。

热力学第二定律闪耀着魅力,我的思想总是不自觉被它吸引,有科学家站在我这边:

我认为,熵增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界的定律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你的理论被发现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你就一点希望都没有,结局必然是彻底崩塌。——《物理世界的本性》

回过头来看亲密关系,感情一旦出现混乱,混乱就会不断增大,必须感情双方施加作用力才可平息。一个悲伤的事实,根据《亲密关系》作者米勒·罗兰的观察:大多数时间,濒临分手的双方不会有正式的努力来修复关系。

说了那么多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定会有人想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什么?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著名的能量守恒。

宇宙中的总能量守恒。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比如从体内储存的能量转化成推车的动能加上消耗的热能。但是能量既补鞥呢被创生也不能被消灭。因此说是「守恒的」。

这条定律被很多作家加以运用,例如阿西莫夫的《永恒时空》,例如刘慈恩的三体,例如日本动漫《魔法少女小圆》。

一反魔法少女治愈套路,《魔法少女小圆》走的是致郁路线,其底层世界观是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为了保持宇宙守恒,超自然神兽来到人类宇宙,它发现人类魔法少女吸收太多负能量会变成万恶的魔女,在形态改变的瞬间,大量能量会被释放(有些像超新星的爆炸),这些能量足以抵消混乱产生的熵,所以集所有因果于一身的主角小圆变身后,成了无处不在的神。

真是一部敢想敢演绎的二次元作品啊,这得益于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特征之一——神奇的想象力。

惊叹想象力神奇有些夸张。对于人类思考,认知科学界主张信息计算模型。认知心理学史蒂芬·平克在《心智探奇》中定义心智是一种计算,它具有模块化特点,并受自然选择影响形成。

心智是一套由计算器官组成的系统,它经自然选择的设计来解决我们祖先在茹毛饮血的生活中所面对的那类问题,具体包括:理解和操控物体、动物、植物以及他人。

信念和意愿都是信息,体现为符号的组合。

思考是计算,更贴切的描述是信息储存提取与运用。一个粗略地解释,认知过程分成三大成分:刺激的检测、刺激储存和转移、反应发生。

感觉与知觉是我们对世界的初始接触,刺激产生后,大脑会对信息进行概念化表征,再分布式储存在大脑中。思考是神经元进行链接,「大脑活动的内容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模式和活动模式。联结细节上的微小差异会导致外表相似的几片脑组织执行完全不同的程序。」

打个比方,你正在阅读的这篇文章,其实是由几个知识点进行串联:复杂系统-力学三定律-热力学定律-心智计算理论等,它们以一种模糊的形态储存在我大脑,当受到激发产生联结,形成一篇具有内在逻辑的文章。

如何储存如何调取信息,外显出来就是一种思维模式,如文科思维、理性思维等。不同的学科对思维有不同的训练,用一个专业名词来说,就是「认知方式」不同。

那么人类诞生以来的主流认知方式都有什么呢?阳志平老师在《古典教育与未来教育》中有过归纳。

  • 思想实验、符号思考、实验科学、计算模拟、田野调查、多元认知。

像认知学科家一样思考:问题、解决、跨界、模型,是多元思维,典型人物是芒格,他被奉为「业余的专家」。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作者戴维·珀金斯主张学习有生活价值的知识。在老师教什么与学生学什么的知识选择上,需既关注已知又关注未知,因为知识用进废退。「用进废退」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惯用语,「知识用进废退」的说法有理论依据吗?也许可以借用认知科学知识来解释:

大脑不会在单个神经元储存记忆,甚至也可能不会在某个局部储存记忆,但是它一定会将记忆储存与一整群分布于大脑多个部位的神经元中。如果两个神经元被同时激活,它们之间的联系就会增强;反之,如果其中一个被激活,另一个被抑制,联系就会减弱。

那么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我们该怎样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呢?

一个建议:以五大元学科构建多元思维知识体系,这是向智者学习得出的结论。那么五大元学科又是什么呢?

  • 计算机科学、网络科学、认知科学、数学、诗学。[摘自阳志平《古典教育与未来教育》]

戴维·珀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说:

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觉来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由此来反应我们对将来可能发生什么事的推测,并且借以强调能够应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的灵活知识。

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的时代,学习具体的知识,有时候倒不如学会一种能力,学会拥抱不确定性。最后,用七字作结吧:

习惯比目标重要。

20181110

相关文章

  • 乱翻书之杂想曲

    乱翻书之杂想曲 世界复杂,复杂得甚至因其没有边界而不能被视为复杂系统,然而当中仍有很多规律可循,例如牛顿力学三大定...

  • 杂想曲

    清蓝清蓝的天空,划过一缕缕丝绸般的云,它那般柔和,那般安宁,慢慢的移动着方向,不急不躁,它要去哪里?是一里...

  • 杂想曲

    列车飞速行驶,不知不觉,参加工作已经有三个月了。 当初最怕的事情,已经悄然发生。我在为了自己生活的最基本需...

  • 乱翻书

    小学到大学,是人生的基本成长期。那种读书是强制性的阅读,每每有惩罚跟在后边。考试是一根鞭子,轰羊一般,赶你从一个...

  • 乱翻书

    明知一年30本的发愿必然泡汤,赶紧先理下最近乱翻(不敢言“读书”)的书。 借着写字,回忆了下,似乎很久都没有认真读...

  • 乱翻书

    高中的时候常溜去图书馆看书发呆 那天管理老师临时有事,找了高三的学姐看门 进门的时候学姐在看一本贼厚的书 只是说让...

  • 乱翻书

    唐朝太宗皇帝采纳方士朱之豚的建议设置了布偶司,专门生产御用布娃娃——其实暗地里进行巫蛊之术。历安史之乱,布偶...

  • 乱翻书

    一直以来,我对读书有一种无可名状的焦虑。 首先是买书的焦虑。我从小就对厚厚的飘着墨香的书,有一种偏执的爱好,哪怕是...

  • 乱翻书

    曹少钦逢君之恶,邬名世贬官琼州 一日,皇帝听到有人报告陕西大旱的事。皇帝很生气,就向曹少钦询问这件事。曹...

  • 乱翻书

    幸福 我爱一望无际的原野 我爱宽阔无边的天空 我爱每一次呼吸的自由 乌龟 它缩在自己的壳里 害怕坏的影响 也拒绝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乱翻书之杂想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ga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