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独立团炮兵营
诗了个唐·烧你脑子

诗了个唐·烧你脑子

作者: 刀客特唬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20:19 被阅读208次

《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意为:这座山上的风光景物弄啊弄啊,弄着春天的阳光。朋友,面对如此美景,不要因为有点小阴天就想着要回去嘛。哦~,原来你是怕下雨淋湿衣服啊,那你就想多了。我跟你讲,就算这天气晴朗明媚,毫无下雨的征兆,只要你进了这深山,山里的雾气也会把你的衣服打湿滴。

  送别诗中,这首算是一朵奇葩,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朵奇葩。

  咱先了解一下作者其人。

  说起张旭啊,他的名声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那真是东升的旭日,光芒万丈!因为他是中国的圣级人物,被历代后人顶礼膜拜。

说起圣级人物,简单提几个,大家肯定知道:

至圣:孔子

亚圣:孟子

复圣:颜回

酒圣:杜康

书圣:王羲之

史圣:司马迁

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

诗圣:杜甫

画圣:吴道子

医圣:张仲景

词圣:苏轼

曲圣:关汉卿

武圣:关羽

药圣:孙思邈

赌圣:周星……呃……这个就算了

张旭呢,被称为“草圣”。

  草圣?哦~,明白了!那张旭肯定是著名的植物学家,一生精研草木,上承《神农本草》,下启《本草纲目》!

  呃~~~,不是的。

  草圣,乃草书之圣。说的是张旭的草书写得出神入化、登峰造极、别开生面。当然,也有人认为草圣是东汉末年的张芝。张芝对草书的体例有开创之功,张旭对草书的风格有升华之绩。他们二人谁圣谁不圣,并无争论的必要,反正都是他们老张家的。实在不行就两圣,汉一个,唐一个,各圣各的。

  其实说起来,张旭和张芝在笔法传承上还是颇有渊源的。你看,张旭的书法师承其舅陆彦远,陆彦远师承其父陆柬之,陆柬之师承其舅虞世南,虞世南师承其舅智永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而且王家笔法历来代代相传。而王羲之的草书就是师承张芝。

  后来,张旭把笔法传给了爱徒颜真卿和邬彤,此二人又先后都传给了怀素和尚(邬彤的表弟)。于是,怀素成为了一个在草书上和张旭齐名的人物。

  对了,张旭还有一位书法弟子,叫李白。

  再来看看其他信息。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人(吴郡)。看到这里我就有点糊涂了:古人排行不就是按“伯仲叔季”来标记的嘛,张旭字伯高,说明他是家里兄弟中的老大,怎么后来又字季明,变成老四了呢?

  难不成,在一个意味深长的夜晚,张老爷子叫来张旭,颤巍巍地说:“旭儿啊,来,坐。趁你娘不在了,为父给你说件事。你老爹我年轻的时候,也走过南,闯过北。当年在大明湖畔,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为父和一位姑娘···咳咳咳···后来又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咳咳咳···再后来···又风雨交加了,你懂的。这么说吧,你还有三个哥哥。”

  我想,此时的张旭一定会说:“爹,你怎么穿品如的衣服啊?”

以上都是开玩笑的。至于张旭为何改字,我还真不知道,无所谓,反正也不是重点。

  再看张旭的生卒年,我又糊涂了。《唐诗鉴赏辞典》以及某度上,都认为张旭在景云年间(710-711)前后过世,这就让人迷惘了。根据颜真卿的履历来看,他曾在二十五岁和三十五岁时两次向张旭请教笔法,分别是开元二十二年(734)和天宝三载(744)。他请教的是鬼吗?!托梦式云教学啊?!

  好在某度的另一条词条上显示张旭的生卒年为“675年—750年”。不过鉴于前科,我是不太相信这组数据了。

  这些也不重要啦,下面说说张旭的奇葩之处。

  先看看他的名声:

  吴中四士:张旭、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写《春江花月夜》那位)。

  饮中八仙:张旭、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李白、焦遂。

  盛唐三绝:张旭(草书)、李白(诗歌)、裴旻(舞剑)。

  以上内容可以得知:张旭是一个爱喝酒,且有文采的书法家。

  这就奇葩了吗?当然不是,不爱喝酒且没有文采的书法家才是奇葩。

  他的文采先搁一边,看看他是怎么喝酒的。

  杜甫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这就是说,张旭喝了二两酒之后就“脱帽露顶”,也就是摘下帽子,露出头顶。我心说:这也没什么呀!当众展示一头乌黑柔顺的秀发,很油、很亮、很Duang Duang。没毛病!

  后来才知道,古人(清代以前)是很忌讳露头顶的,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其无耻程度约等于现在的你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光膀子。

  再看,《唐才子传》说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世呼张颠。与贺知章等为酒中仙人。”

  他喝了酒仅仅光膀子(露顶)还不行,还得“狂走”,几乎是半裸奔!

  (张旭:“都起开!别拉我!我没喝多!嗯嗯~我没事!”

  本山大爷:“张旭,没事走两步!走两步!”)

  你以为他暴走一会儿就消停了吧,他不!他还要写书法,不用毛笔,用毛发!(飘柔,就是这么自信!)

  写完了,他自己抬眼一看:呀嗨!神了!这字儿谁写的?极品啊!

  的确是极品,不仅是字,还有人。

  说这位草圣是奇葩,实至名归吧。所以当时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张癫。”翻译过来就是:张大傻子或张四疯子(张三丰懵逼路过)。

  由此可以看出,张旭是一位艺术家气质爆棚的主儿。那他写出奇怪的诗来也就不奇怪了。

  回到诗上。

  首先,面对离别时,张旭想的不是怎么送客,而是留客;这就比其他送别诗别致了一些。其次,为了留住客人,张旭劝说的逻辑也很别致。

  诗题《山中留客》,一说是《山行留客》。不管叫什么吧,总之张旭想在山上把客人留住。他们怎么会在山上呢?要么,张旭住在山上,朋友来看望他;要么,张旭陪客人一起来登山游玩。

  闲扯一句,陪客人登山也是我们枣庄乡下的传统。每当远方或城里的客人来我们逍遥村作客,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就会带他们转一转村北的逍山;既能散步消食,又能赏景聊天,挺好。

  总之,看着天气多云转阴,张旭的朋友怕下雨挨淋,便打算下山了。估计那位朋友穿的是私人订制一类的高级货,倍儿爱惜。

  这时张旭游兴正浓,岂能轻易放朋友回去?于是他就作了这么一首临别挽留诗。

  第一句先说这里景色好,有“山光”,有“物态”,还都“弄”着“春晖”。很多人都说这个“弄”字弄得不错,体现了山里春色的可爱动态。当然,“弄”得是挺好,但我觉的重点是“春晖”。

  既然有“春晖”,那就起码透露两点:第一,“晖”,说明当时的天气还是可以的;第二,“春”则是暗暗为下文背书。你想啊,既然是春天,那就算是下了雨,也不会是大雨。万里无云的大晴天,突然飘来几朵阴云,接着“哗哗”大雨倾盆,那指定不是春天。

  所以第二句张旭就劝朋友不要疑神疑鬼,只是“轻阴”而已,不妨事,就安心留下吧。

  上面两句还算逻辑正常,不难理解,但是还不足以打消朋友“拟归”的念头。张旭就接着说道:“就算现在是晴天,不下雨淋你,等会儿进了这山里,你也会被雾气打湿的。”

  嗨,我这脑袋瓜子就转不过来了,你这是留客吗?我怎么感觉是在撵人呢!

  我赶紧又看了一遍这首诗,心说:除了题目叫“留客”,其内容还真是一首撵人诗!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意为:山光和物态哇,目前正弄着春晖。别因为天气有点阴了才打算回去。就算不下雨,你在这山里也会被雾气打湿。(所以说,兄弟,不是旭哥我撵你,你心里还没点B数吗?)

  这样解释也可以呀,只要把题目改成《山中撵客》就行了呗!我觉得OK,没毛病!

  人狠话不多,社会我旭哥。

  非要这么解释的话,别人我是不知道,估计旭哥会从穿越隧道“狂走”过来,K我一顿。

  写到这,我真的下意识地抬起头来四下看了看,确定旭哥没穿越过来,暗暗松了一口气。

  为了给旭哥挽回面子,我决定为这首诗的神逻辑搭建一条可以自洽的桥梁。

  一二句就不说了,可以看出张旭留客的诚意。那三四句到底是什么逻辑呢?

  其实,我感觉当张旭吟出第三四句的时候,就已经下雨了。

  张旭先说:天儿很好,别因为有点转阴就回去,下不了雨。

看张旭这么坚持,朋友一咬牙,就留住了。

不一会儿,雨滴就“啪啪啪”地打在了张旭的脸上!

  张旭呵呵尬笑,接着说:淋就淋呗。就算它不下雨,这山里的雾气也能把咱的衣服打湿。反正到头来都是湿,咋湿不是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大兄弟?

  如果当时真的是这种情况,只怕旭哥会被他朋友毒打在山中。

  要么就是另一种解释:

  张旭说:总的来说今天天儿很好,这儿景色也幽美。虽然目前这天气有点小阴,不要紧的,你就别老想着回去了。我给你说,兄弟,你来到我这了,就别老是惦记你那身衣服啦。你就放心跟哥哥走,哥哥带你看美景去。别说现在有点阴天,就算是大晴的天,咱的衣服也会被山雾打湿。所以说,为了美景,你就得做好湿身的打算。不湿身那还叫什么“诗人”。兄弟你跟紧点,哥哥我要带你“狂走”喽!(背景音起:兰博基尼发动声“嗡——嗡——嗡嗡嗡——”)

  这个解释,正是目前大家都认可的解释。简而言之,就是张旭先以“山光物态弄春晖”的眼前事实为铺垫,再以“入云深处”的美景为诱饵,消除客人对“轻阴”和“沾衣”的顾虑,从而留住客人。

  虽然张旭的说辞在逻辑上有点绕弯,但其语句清朗,设想新颖,构思奇妙,感情真挚,不愧是……一朵奇葩。

  不过呢,我还有另外一个解释:想要告别张旭的那位朋友,会不会就住在山上呢?而且就住在山的更深处。

相关文章

  • 诗了个唐·烧你脑子

    《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意为:这座山上的风光景物...

  • 唐国明的“街巷诗”:脑子空洞如一个废弃的仓库

    唐国明的“街巷诗”:脑子空洞如一个废弃的仓库 唐国明的“街巷诗”,“被一切的无聊等于”系列:《摇摇就滚》 …………...

  • 诗了个唐·开你玩笑

    《送陈章甫》·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

  • 诗了个唐·你爽了吗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

  • 一首烧脑子的诗

    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漫天的我落在秋叶和雪花上,而你在想我。 这是武汉大学第二届情书大赛某同学写的三行情诗...

  • 诗了个唐·从了个军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 诗了个唐·你快回来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诗意为:我在山中将你送走了,夕阳西下,我反...

  • 诗了个唐·各种朋友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

  • 诗了个唐·可别贪玩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

  • 诗了个唐·朋友当官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了个唐·烧你脑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id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