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思考过,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希望你的下一代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发现,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对待自己和下一代时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态度。
我会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好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一些成绩;成为一个好女儿,多抽时间陪伴父母;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让自己活出多个人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变得有一些不同。
对于我的下一代,我只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成为一个能共情的人,一个活泼乐观的人,一个永葆热忱和希望的人。
吉田医生则思考得更加深入和具体,她希望孩子到了十八岁可以获得三种能力:
1.能自己做出选择
2.能珍视对方的心情
3.自己遇到困难,能向周围的人求助
其中,第三点是最希望孩子能获得的。
在我的思考中,并没有想到这一点,说明我对于“社会资本”的认识还不够。向他人求助的能力以及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正是我所欠缺的。
照顾或被人照顾,担心或被人担心,帮助或被人帮助,增进这样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资产。
常怀感恩之心,关注别人的心情,时常赞美他人,主动帮助他人,这些都是增进关系的方法,重要的是,要把感恩的人放在心上。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其实是最重要的,你希望他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应该先具备这样的能力,成为这样的人。
如果父母不是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那么孩子从小接触的也将是相对封闭的环境,父母不会向他人求助,也会要求孩子尽量不向他人求助,这些思想观念上的差异都会传导到孩子身上,所以在望子成龙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做到自己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
这让我想起萌薇老师,她也思考过“希望在孩子的眼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于是她开始身体力行,每天都以飞快的速度进步,短短两年就成长为很多人的榜样,并且她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地正,这些都是她要传递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
希望现在的我保持初心,勉力前行,希望未来的我,也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