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锦璱(简书)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著:[日]草薙龙瞬
类型:宗教/哲学类
阅读状态:已读完
![](https://img.haomeiwen.com/i9210643/0497cebda9191b40.jpg)
网络资料——草薙龙瞬:
佛教僧侣,有“东大名僧”美名,佛教学堂“兴道之里”负责人。
没有宗派、寺庙、家庭的单纯“出家僧侣”。
不实际探讨佛教,以不谈论“属于宗教的佛教”为方针。
思想的基础为“原始佛教”(佛陀所传播的合理的思想与冥想法)。
他的理念独树一格,以不谈论“属于宗教的佛教”为方针,将佛教宣扬为“有助于改善生活的方法”。在日本国内,他不属于任何宗派,提倡将实用性的佛教本质运用于工作、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9210643/552a9cdc1d7c8a68.jpg)
鉴于本宫以前从未听过草薙龙瞬这个名字,遂想通过网络查找能对作者有个大概认识,然而能找到的资料非常有限,可谓寥寥。
结合文中流露出的信息显示,作者是个修行僧侣,有在挑战被誉为日本佛教史最残酷的修行“千日回峰行”,时常也会在一些志愿者团体中做些帮忙的工作,专注用他自己的方式贯彻佛陀教义,以便帮助更多烦恼众生离苦得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9210643/1039ba845bac8c96.jpg)
本书通篇细讲了很多道理,若要本宫做个概括,一字记之曰,唯“禅”而已。书中作者还反复提到“佛陀”二字,通常我们会认为“佛陀”是对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的尊称,然而在古印度语里,“佛陀”意味着“觉醒之人”,也就是那些已经成就了无上智慧的觉悟者,这与世人理解之意相却甚远。
之所以本宫会提到“禅”,也基于日本佛教史,熟悉日本历史的亲大抵知道,日本禅宗的根来自中国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所主张的思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若能开悟,众生皆可成佛。
故而,《八十华严》开示:“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即教彼众生修习圣道,令离妄想;离妄想已,证得如来无量智慧,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9210643/9d3e528140de495a.jpg)
重新说回这本佛系书,本书共分了六章来阐述,前五章分别是佛系烦恼、佛系思考、佛系情绪、佛系处世、佛系竞争,以及寓意圆满正道的最终章“佛系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9210643/c1272a3d9d7a2db8.jpg)
第一章 佛系烦恼:作者指出“烦恼始于‘反应’,‘反应’源于‘七大欲望’”。我们因人生八苦(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作出不必要的心灵反应之前,须尽可能地正视、理解烦恼,以便能够快刀斩乱麻,从痛苦中迅速抽离,去到充满希望、幸福的境地,而不是一直沉迷于过去的烦恼泥沼中无法自拔。
第二章 佛系思考:简而言之,就是不判断。如果说得更完整些,那就是不评价,不判断,只说事实。只有停止对自己和他人的判断,选择真正意义上的“活在当下”,心灵才能摆脱桎梏,重获自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9210643/68859f304d8706e0.jpg)
第三章 佛系情绪:亦如作者所言“没什么大不了”,然而事实上却很难做到。虽然我们明知道于人生这场不断进取的独自修行,想要切断一切痛苦的根源,唯有修炼出一颗“不动心”,可总会在负面情绪中迷失本心。
面对负面情绪,作者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把心分成两半,一半留给世界与人交流,一半留给自己观照内在的反应。用心生活的人,往往活得更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9210643/36418343caffd394.jpg)
第四章 佛系处世:作者认为,“过度在意他人看法”的真正原因,是承认欲引发了妄想,这就是“在意他人看法”的本质。
故而,我们须要用豁达积极的心态远离那些常年让自己倍感烦恼的人,为缓和暴躁易怒,及时按下意识暂停键,将情绪果断带离负面场域,在理想状态下与之保持适当距离。
我们不要认为这种做法是在消极避世,而是须要充分了解“缘起”的本质是什么,正如《经集·犀牛角》所言:“人际关系产生爱,爱产生苦恼。如果能理解爱就是苦恼的根源,那就能像犀牛角一般独自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9210643/be9f798446ccb800.jpg)
第五章 佛系竞争:作者认为,竞争是人类社会一种无法逃避的现实,源于欲望的驱使,“索求之心”的显现。
故而,本宫一直觉得,人类所处的地球就像是个永无休止的阿修罗争斗场,一味恶斗竞争,只会使妄想剧增,双眼蒙蔽,内心更痛苦。
正确运用“四种用心”:慈(慈爱)、悲(悲悯)、喜(喜乐)、舍(舍离)与世界相处, 除去“五种人生阻碍”(①追求快感的心;②愤怒;③无精打采;④浮躁;⑤怀疑。),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9210643/c71b8cba4ba58c45.jpg)
最终章 佛系人生:如何达到圆满的人生彼岸,作者提到了一个世人觉得很耳熟,却并不真正了解的词,它以心灵避风港的形式存在,那便是“达摩”。
在佛教中,“达摩”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正确的生活方式”,然而如何将正确贯穿整个人生,达到人生圆满,作者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闭目静心,正视自己的内心,回归内心,这就是人生的圆满。”
于本宫看来,若能精进修习“生活禅”的世间法,任何人都可以活出专属的快乐人生。虽然通往幸福的修行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坚持走正道,我们终将功德圆满,证得无上菩提。
![](https://img.haomeiwen.com/i9210643/2cde684746e85c4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