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诗 | 《北冥有鱼》:如何才能逍遥?

读诗 | 《北冥有鱼》:如何才能逍遥?

作者: 胡爸爸的通识课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17:47 被阅读0次

胡爸爸详解中学古诗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不是真正的文章题目,只是取了这段文字的头一句。这段文字来自《庄子-内篇》的头一篇,这一篇叫做《逍遥游》。《庄子》分为内篇和外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的作品,外篇是后人假借庄子的名义写的,所以《庄子》的精华在于内篇。可内篇也有七篇,每篇都很长,如果你只想读一篇,那么就读《逍遥游》吧,它不仅最能体现庄子的语言特色,而且也是理解庄子思想的一把钥匙。

先说庄子的语言特色。《庄子》是先秦诸子作品里文学水平最高的,这个没有之一。他有一个标志性的特色,就是想象力极其丰富,有一句对庄子文风的评价——汪洋恣肆——说的就是这个。

就以本篇为例,形容鲲之大,竟然长达几千里,化为鹏,乘风而上九万里。类似这种想象完全突破常人思维的极限。常人想象大鱼,无非就是鲸鱼那样的庞然大物,再玄幻一些,能想象像一座小岛那么大的鱼。几千里长的鱼什么概念?中国国土东西两端的距离也就5000公里。读《庄子》会给人非常high的感觉,他经常用类似这样瑰丽奇幻的想象带着你在思维的海洋中徜徉,动不动就掀个浪,让你感受坐过山车的刺激。

庄子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配合自己的论述,讲故事显然更容易发挥文学性。道家哲学,老庄并称,但《老子》只有五千字,用五千字讲解一套深奥的哲学道理,这真是很难的,所以《老子》的语言特别精炼、玄奥,没有注释的话是不容易看懂的。其他诸子也是以讲道理为主,像《论语》就是孔子的日常讲话汇编,《墨子》特别讲究逻辑,一番话颠过来倒过去的讲,看得人昏昏欲睡。而读《庄子》则不然,像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多美,好像看到庄周变为一只蝴蝶,在花园里轻盈的飞舞。再如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的切割声,竟然与《桑林》、《经首》这两只乐曲的节奏是一样的。

庄子的这种语言特色,对中国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影响很大,最典型的是李白,他深受道家的影响。读李白的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种夸张的形容和对宏大意象的描写,很容易让人想到《庄子》的风格。

再来说《庄子》的思想。庄子思想的核心,从头一篇《逍遥游》就提炼出来了:人怎么才能逍遥。怎么才能逍遥,要从是什么阻碍了逍遥入手去探究。

在描写大鹏这一段的后面,还有一段写小麻雀的文字,麻雀说:大鹏搞那么大阵势想干嘛?我奋力起飞,使劲扑打翅膀,飞不过几丈远就落下来了,最多盘旋于茅草丛上,它还打算飞到哪去呢?

后人往往误解这段文字,以为这是说麻雀理解不了大鹏的志向,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实际上,庄子拿至大至强的大鹏与至小至弱的麻雀比较,并不是想证明谁强谁弱,而是说至强如大鹏,至弱如麻雀,都达不到逍遥的境界,因为它们都有所凭借,有所依仗。大鹏能直上九万里,但必须“抟扶摇”,就是要凭借着强大的飓风,从这个意义上,它不见得比只能扑腾几丈远的麻雀高明多少。

《逍遥游》还列举了很多组悬殊的对比,比如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它连月初月末的概念都没有,而上古有一棵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样的寿命对比可谓悬殊了,但从本质上看,朝菌和大椿都难免一死的命运。

庄子的结论是,要想达到逍遥的状态,就要抛弃这些世俗所界定的标准,摆脱所有的依仗、凭借,不受大小、高低、贫富、强弱这些概念的约束。如果在你眼里没有大鹏与麻雀,朝菌与大椿的差别了,你就差不多达到逍遥了。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呢?《庄子》后边的各篇就是给人们提供路径的。

比如庄周化蝶,就是《齐物论》里的故事,故事很美,但它想表达的意思却是,你要把自己混同于万物,最终体会到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看到这,你可能意识到了——《庄子》是一部消极的书。没错,庄周生活于战国,虽然那是思想上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时代,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大乱世之一。民不聊生,朝不保夕,有的人想要挺身而出,担当天下,比如孟子;也有人悲观厌世,对孟子这样的积极者嗤之以鼻,认为大家都清静无为才是让世道变好的办法,比如庄子,他认为乱世就是像孟子这样的积极有为者搞乱的。

谁对谁错?这个问题不是对错那么简单。但无论如何,庄子确实是太消极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出自《养生主》,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文章之一,庖丁优雅的肢解一头牛,竟然完全不触碰骨头和筋膜,因为“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所谓养生主,就是要教人们养生,逍遥的前提得身心健康嘛。但庄子的养生可不是锻炼身体,三观端正,他最看不上三观之类人们自己给自己规定的东西。庖丁解牛的“以无厚入有间”,其实是教导人们要避开矛盾,顺势而为。怎么顺势而为呢?在庖丁解牛故事的前面有一句: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做善事呢你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呢你得小心别被抓住。这是庄子最被儒家攻击的话,因为他否定了道德标准,基本上就是一种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我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课本有选庖丁解牛,现在好像是拿掉了,大概就是觉得它太消极了。

个人而言,我喜欢庄子,而不喜欢孟子,但还是主张少年阶段要少读《庄子》。如果要读《庄子》,也只是把它作为文学作品来读,确实有助提高文学修养。如果少年时代就去探究《庄子》的哲学意蕴,容易养成一种过于清净散淡的处世观念,遇事无可无不可,逍遥有余,进取不足。

相关文章

  • 读诗 | 《北冥有鱼》:如何才能逍遥?

    胡爸爸详解中学古诗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

  • 庄子三鱼,人生三境

    庄子喜鱼,善以鱼喻。人生智慧,皆入此中。 一、北冥之鱼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形为鹏,遨游...

  • 书法20210104

    20210104,星期一,蒙自,晴。先秦•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

  • 逍遥游·北冥有鱼 先秦 · 庄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

  • 庄子:读懂3条鱼的故事,不枉来世间一场

    01 北冥之鱼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 北冥有一条名为“鲲”的鱼,不知道有多少千里长。 它变化为鸟,名为“鹏”,...

  • 大鱼海棠背后的十个文化梦

    1、庄子逍遥梦——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他山石

    听《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一文选自庄子的《逍遥游》,该老师结合具体学情,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一是反复诵读,积...

  • 【武侠|历史】饮马轻歌之北蒙(36)道法自然

    故事简介及目录 庄子《逍遥游》有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北冥在哪里?有人说在极北之地,那里...

  • 北冥有鱼

    提庄子,最记得逍遥游;提逍遥游,最记得鲲鹏之大。近日,重读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篇,才发觉,逍遥不在鲲鹏之大,逍遥...

  • 逍遥

    北冥有鱼,其名鲲;化而为鸟,其名鹏。 鲲鹏之游,逍遥也。 心神往之,不得之,伤也。 浮生最难是逍遥。 不得逍遥。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诗 | 《北冥有鱼》:如何才能逍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mvyhtx.html